
女教师的眼泪
1天刚刚破晓,李英莲就一骨碌爬了起来,麻利的穿好衣服,喝了几口水,就拿起镰刀出了家门。腰还有些酸痛,这是昨天晚上到东边的邻居王大嫂家帮着打场,一直折腾到十一点多。说起来,打场这活儿又累又脏,要七八个人
1天刚刚破晓,李英莲就一骨碌爬了起来,麻利的穿好衣服,喝了几口水,就拿起镰刀出了家门。
腰还有些酸痛,这是昨天晚上到东边的邻居王大嫂家帮着打场,一直折腾到十一点多。说起来,打场这活儿又累又脏,要七八个人才能配合完成,人少了不行,一家一户没法完成。所以每次打场时要邻居朋友齐帮忙。
打麦机响起来了,首先要有两个人把成困的麦子解开,一小把一小把的抱到打麦机上。打麦机旁边的一个人把麦子往打麦机里送,这是个危险又要有力气的活,所以女人是干不了的。随着麦子在打麦机里快速的旋转,新鲜的小麦便从打麦机下边的出麦口往外流,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味。这时需要有人把刚打出来的麦子接住,然后堆放到旁边,另一个人要用大扫帚把麦子中的麦糠扫出来。而与此同时,麦秸则从打麦机上边的另一个出口向外走,是一点点的向外吐,要有一个人把麦秸挑到一遍,还要有一个人把麦秸过滤后,堆成一堆。如果麦子太鲜了,就打不干净。所以捆成困的麦子是经过了太阳晒的,麦穗有些干,在打场的时候,晒得半干不湿的麦穗会发出尘土般的碎尘,从一边望过去,打麦机笼罩在一阵阵薄雾中。
一亩多地的麦子打下来,每个人都灰头灰脑的,有几个人的脸上、鼻子里都结了一层黑乎乎的东西。精明点的人,在打场时总爱去抢着干轻快一点的活。像从出麦口接麦子啦,解麦捆啦。可李英莲不会这样她总是干一些脏一点累一点的活。
等打完场,回家歇息了一会儿,再洗刷一遍,上床睡觉时已经快12点。人躺下来了,却睡不着?为啥?王大嫂说听电视里预告赶明儿有小到中雨。要下雨,这可急死人,东坡的半亩麦子已经都熟了,不赶紧割来,要是遭了雨,碰上连阴天,麦子会“捂”的发黑发霉,甚至发芽,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上了。
丈夫铁柱在外地打工,前天给他打电话,让他回来帮着割麦子。可是铁柱说。那边工程正忙,赶时间完工,不能赶回来。几乎都是这样,以前,一到麦收时候,学校里都是放一周的麦收假,丈夫在家不在家都不很要紧。自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学校也跟城里学,麦收时不放假了。这可难为坏了李英莲,别得男老师可以由老婆孩子割了,抽空去推回来。再说,现在请假也难她不行!三个人教两个班,原本时间就紧张,这大忙季节,谁不忙呢?学校里除了几个年轻教师外,其他都是从老民办转正过来的,每人家里都有不少地。
看来还得靠自己,想啥都是白搭。还是挤时间去割了,用车子推回来,让邻居们帮着打一打。累就累吧,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田野里静悄悄的,李英莲一边走,一边往四下里看。虽然还是有点朦朦胧胧,但是路两边地里的麦子,已经很少还没割得了。来到自家地头上,一眼望去,麦子长得整整齐齐。
一股收获者的喜悦之情袭过她的心头,赶走了她的焦虑。
顾不得多想,她弯腰割了起来。
收获总是令人快乐的。虽然收获前总要先付出许多心血。每当收获季节,李英莲总会被一种幸福感包围着。以前所有的艰辛都已经不重要了!与这种幸福快乐相比,所受的累、吃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夏天收获小麦的时候,秋天收获玉米、大豆、地瓜的时候,冬天收获白菜、萝卜的时候,她都有这种感觉。当她所教的那帮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时侯,她的这种幸福感受就会更加强烈。
虽然喝了近二十年的“粉笔沫”,但一想起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她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有时候,她觉得自己有些傻,近二十年的青春岁月都洒在了这些孩子身上,是不是有点不值得?可更多的时候,几天不见这帮孩子,她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脸常常在眼前晃动。平时上班的时候,有个别的孩子让她生气时,她也会盼着早一点放假。可一旦真放了假,没过几天,她却又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又盼望着早点开学。娘家娘总说她是“下力的命。”她一笑置之,有时自己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她的忙是全村出名的。一来她要到学校里教书。(村里的人都这么叫,而不是工作)幸好是在本村。但这几年学校工作任务重,她又不肯落在人后,所以要忙一些。二来她的丈夫铁柱又懒又馋,家里的活很少干。三来她要婆家娘家两边照顾。婆家这边,铁柱兄弟三个,就铁柱从小娇生惯养没出息,在家里窝着,他的两个哥哥都在城里工作,不在婆婆公公身边,回家次数少,只能指望着铁柱两口子。娘家一边,她姊妹三个,没有兄弟,她是老二,妹妹英芳嫁到了十几里外的马庄,很少回娘家来。姐姐英花嫁到了临近庄子的王村,不过三里路。但是姐姐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自家孩子又多,自顾不暇,也很难帮她照顾自己的爹和娘。再说,李英莲还要照管自己的两个孩子——小芳和文文。
这么多的事都等着她去干,你说她能不忙吗?整日里忙,她觉得干不过来,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几乎每天早上,她都是五点不到就起床了,给儿子做好饭,再到地里干一会儿活计,六点半回家,喂猪喂鸡,自己胡乱吃几口剩汤剩饭的,就匆匆赶到学校。她是班主任,要在7:00前到校,即要看着学生打扫卫生,又要领着学生读书。一年级的学生,调皮的很,一啥不管可不行。中午放学后,她一般要先到婆家一趟,再到娘家一趟,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最后才回家和文文一块儿吃饭。吃过饭,再洗一洗衣服,整理一下家里。下午放学后,她要菜园或者地里干一会儿活,不到太阳落山不回家。晚上吃过饭,开始备课或者批改作业,常常到了十点多钟。女儿小芳上初中了,她还要每周给她摊一次煎饼。
平时的日子还好说,一到农忙时候,可就乱了套。农活,是有季节性的,过了节气不行。种小麦、种玉米是这样,收小麦、收玉米也是这样。今年的小麦本来计划到星期六时割。可“麦熟一晌午”,前天的气温达到了30多度,太阳火辣辣的。那天下午放学后去一看,麦子全熟了。昨天,教数学的孙老师请了假,她和另一个班的马老师一人包了一个班,离不开身,整整上了一天课,只能心里干着急,却没有一点办法。镇上将要对各学校进行期末大检查,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一再强调,要全力以赴迎接好检查,没有特别的事情不要请假。这关键时刻,她怎能请假呢?昨天早上,早起去割了一半,另一半只能今天早上割。
今天是星期四,后天才是星期六,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单薄的玫瑰油
下一篇:我想拥吻你断弦的耳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