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师者

沉浮的师者

邛笮小说2026-02-17 12:06:57
1史校长刚刚宣布完学校正式解散的事,话音还没落,只听“扑通”一声响,大家一看,是初中部的金佩珊老师晕倒了。老师们一阵手忙脚乱,掐人中的掐人中,敷凉水的敷凉水。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地睁开眼睛,动了动嘴唇,
1

史校长刚刚宣布完学校正式解散的事,话音还没落,只听“扑通”一声响,大家一看,是初中部的金佩珊老师晕倒了。
老师们一阵手忙脚乱,掐人中的掐人中,敷凉水的敷凉水。
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地睁开眼睛,动了动嘴唇,却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有大颗晶莹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在场的所有人看了,也不由得悲从中来,几个女老师的眼睛都红了。
金佩珊被两个女同事送回家后,就趴在床上嚎啕大哭。
老公李军下班回来,见到她没做饭,就到卧室,看到她靠在床上,就问她:“病了?”
她摇摇头,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有两行眼泪滚落了下来。
李军摇着她着急地说:“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呀!”
“我们学校垮了!”她说完就趴在老公的肩膀上大哭起来。
李军愣了一下,问:“好好的学校怎么会垮啊?怎么回事?”
她只是哭,什么也不说。
第二天,李军才知道,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国有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将撤消编制,将人员划归地方或由所属企业自行安置。由于金佩珊所属的单位是中央直属企业,不属于地方管理,但单位跟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好,没有达成归并教师到地方的意向,所以,地方政府拒绝接受学校的人员。作为水电施工企业,对学校人员的安排,只有安排到工地去了。
金佩珊感到了莫大的危机。除了工作的危机,还有就是夫妻关系的危机。
李军所在的单位也很不景气,如果只靠老公的工资,只够全家人吃饭,连孩子上学都成问题了。
李军这几天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只是不停的唉声叹气。
单位上为了使这些转岗教师能适应工地上的新岗位,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感到无比失落的这些集体下岗教师,组织他们到一个风景如画的疗养院去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
可是,人心惶惶的老师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听培训老师的讲课,都在为自己今后的命运担心。
从三尺讲台一下子就要到工地去,对于只学过教育,对水电工程一无所知的教师们,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考验。
这一个月,金佩珊过的是近乎机械的日子。喜欢旅游的她,对于眼前的美景,竟然视而不见,已经完全麻木了。
每天就是吃饭、听课,睡觉。虽然疗养院有游泳池、网球场,但喜欢运动的她,已经对运动全然没有了兴趣。
一个月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
老师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家中等待着分配的消息。
金佩珊觉得,自己好像是等待着“宣判”的犯人。
10天后,金佩珊接到了通知,要她到三峡水电工地去报到。
从昆明登上去宜昌的火车那一刻起,她的心里就像是坠了一个铅坨,沉甸甸的,非常沉重,像是要把她压垮。
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牵着七岁的女儿离自己越来越远,女儿不舍的呼唤犹在耳畔,她早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
老公李军没有来送她,说是单位忙,走不开。
在她硬卧铺对面的是一个40多岁的大姐,看到她这样,关心地问:“大妹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了?想开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还年轻,不管遇到什么难事,都会过去的。”
她感激地对那大姐点点头,这才慢慢地停止了哭泣。
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家乡,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她,心里充满了迷茫和恐惧。不知道未来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工地是什么样的?自己能适应吗?
由于从昆明到宜昌要20多个小时。金佩珊跟对面的王大姐渐渐聊了起来。
当得知她的遭遇后,王大姐忿忿不平地说:“真是缺德啊!把好好教书的老师都要撵到工地上去了。你们的校长去不去呀?”
“我们的校长怎么会去工地,被主管单位聘为‘调研员’,只拿工资不干活,养起来了。”金佩珊说。
“校长倒是有个好去处了,就是苦了你们这些到工地去的老师。你也别太愁了,既来之,则安之,先去了再说吧。”王大姐安慰说。
金佩珊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感激地对大姐笑笑,不一会儿昏昏睡去。
到宜昌后,跟王大姐告别后下车,走出老远,还见她在对自己挥手,真是个好人呢。

2

杨桂林老师被家人送进威山精神病防治医院,当然他本人并不知道是精神病医院,家人跟他说是疗养院。
他的主治医生是个30来岁的女医生,也姓杨,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很和善,经常称呼他为“家门”。
学校散伙,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杨桂林了。
本来就喜欢喝两口酒的他,在学校散伙后,就开始嗜酒如命了。茶杯里随时都装着酒,走到哪就喝到哪。醉了就地倒下就睡,晚上家人经常都不知道他在哪。直到有一次,他晚上喝醉了,睡在公园的椅子上,还跟人打架,派出所的打电话来叫去领人,家里人才觉得问题严重。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诊断是“抑郁型精神病”,怕他再闹出什么乱子来,只好将他送进精神病医院。
其实精神病院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所谓到处是乱讲乱说乱动乱舞的疯子那样的场景,完全是影视片里的“精神病院”,真正的精神病院不是这样的。
里面很有序,按时进行一切活动。医生很和善,病人很守规矩,偶尔有个别病人说了几句疯话,其他病人就会骂他:“你这个疯子,再乱说我们把你送去电击治疗!”吓得那病人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说“疯话”了。
杨医生每天都会把杨桂林喊去谈话,开导他。也不知为什么,他只要一看到杨医生的大眼睛,心里就特别宁静,宁静得像山里的一泓清泉,没有了烦躁和焦虑,只有按部就班的生活。
医院的作息是这样安排的:早7点起床,然后到球场上去跑步,当然如果跑不动,在旁边走走也行。7点半回去洗漱,7点40吃早点,8点10分吃药,吃药是按照编号,事先把药配好,用杯子接好水,排队,轮到时按照小药杯上的编号,医生在旁边监督病人把药服下,要张口让医生检查。吃完药后,就在病房和走道里自由活动,一直到12点吃午饭。饭碗是统一的,放在碗橱里自己取。12点半吃药,然后开始睡午觉。到14点起床,集中到球场活动,可以打篮球,打羽毛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