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故事之奇袭据点

抗日战争故事之奇袭据点

条格小说2026-03-16 10:45:37
1944年6月,日本鬼子在张沟镇街头建了一个据点,驻了30多个鬼子,妄图拦截新四军的物资,阻挠川汉沔游击队在这一带的活动。张沟镇位于通州河北岸,南通洪湖、湖南;北达仙桃、天门;东出汉阳、汉口;西去监利
1944年6月,日本鬼子在张沟镇街头建了一个据点,驻了30多个鬼子,妄图拦截新四军的物资,阻挠川汉沔游击队在这一带的活动。
张沟镇位于通州河北岸,南通洪湖、湖南;北达仙桃、天门;东出汉阳、汉口;西去监利、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
新四军川汉沔指挥部下达命令,要游击队尽快拔掉这个据点,绝不让鬼子扼住咽喉。
游击队接到命令后,队长田德国带了两个队员,化装成农民,各挑了一担蔬菜,去据点侦察。只见据点内建有营房,四周架有铁丝网,并挖了很多战壕。营房中间,耸立着一个用木材搭建的瞭望台,上面有鬼子值勤,下面还有鬼子巡逻,戒备森严。
田德国想:要拔掉这个据点,只能智取,不可強攻。于是,他来到一家杂货店里,与店老板攀谈起来。店老板给他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街头原有一条用砖砌成的排水沟,人可以在里面爬行。鬼子建据点时,用杂草、垃圾将沟填没了。如果把靠近据点的那一小段挖通,人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据点里面去,把鬼子打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之。田德国对此如获至宝,决定在挖沟上做文章。
当天晚上,天空云层密盖,一片漆黑。民户早已熄灯睡觉了,只有据点里瞭望台上的探照灯不停地朝四周照射,显得异常恐怖。
田德国带领队员来到据点外面,让大多数队员潜伏下来,只用了少数队员去挖沟。开始挖的时候还很顺利,可是挖到了铁丝网的下面时,有个队员手里的工具碰着了铁丝网,因这上面是通了电的,一触即发,挂的铜铃就“叮叮当当”地响起来了。这时,瞭望台上的探照灯一下子朝这边照射过来,并把枪口也对准了这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田德国把事先准备好的两只鸽子放了出去,鸽子在探照灯的光柱下,“扑棱”地朝前飞着。瞭望台上的鬼子见是两只鸽子,也就不在意了。队员们捏了一把冷汗,就继续朝前挖。
午夜时分,沟全部挖通了,队员们鱼贯而入,进入据点,潜伏下来,只等信号灯一亮,就开始进攻。
一切部署停妥后,田德国猫着腰,快速地来到瞭望台下,双脚一点,飞了上去,用匕首干掉了值勤的鬼子,熄灭了探照灯,随即打了三颗信号弹。一刹时,整个据点内响起了“轰隆隆”的大炮声,“噼哩叭啦”的机枪声,“冲呀、杀呀”的呐喊声,浓烟滾滾,烈焰腾腾,如同一片火海。
正在睡梦中的鬼子们惊醒过来,认为是新四军的正规部队来了,一个个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光着身子夺路而逃,结果死伤大半,剩下的少数人就朝仙桃方向逃跑了。
这样的战斗场面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来很简单:那大炮声是炸药包的爆炸声,那机枪声是在煤油桶子里燃放的鞭炮声,那呐喊声是队员们发自内心的怒吼声。这场斗智斗勇的奇袭战,狠狠地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游击队的战斗威风。从此,日本鬼子再也不敢来张沟镇建立据点了。
新四军川汉沔指挥部通报表扬了游击队的战略战术,给田德国记了一等功。当时的《新四军战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