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场
安顺埸,在中国近代史上,素有“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之说。十月一日早起,在石棉县城问得安顺埸的位置,驱车前往。十一公里路程,不到十分钟到达。今日安顺场,已不是一百四十八年前三十几户破落土坷垃人家的安
安顺埸,在中国近代史上,素有“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之说。十月一日早起,在石棉县城问得安顺埸的位置,驱车前往。十一公里路程,不到十分钟到达。
今日安顺场,已不是一百四十八年前三十几户破落土坷垃人家的安顺场了。而今的安顺场,数百栋白墙别墅式瓦房在大渡河边上分三列摆开,迎接八方游客。
问过几位当地村民,绕过几条街道,才在水泥路尽头看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作为指挥所的雕刻楼和纪念馆。心里不由得有些激动。
到安顺场旅游实属偶然,原本打算由石棉经荣经直接去瓦屋山。九月三十日下午五时半从攀枝花出发,途中,郝登峰接到其女儿的电话,说因修高速公路,汉源与荣经之间堵车已近四个多小时。无奈,与同行商量,决定当夜宿石棉,然后经康定去瓦屋山。在石棉问旅店老板,得知离石棉最近的旅游点是安顺场。小时候读过关于安顺场的教科书,那时便知道了石达开、红军与安顺场的故事,于是决定亲历考察一下小时候所知的让翼王悲哀,红军扬眉的安顺场。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建在大渡河边,占地百亩左右。纪念馆建在北方,系院落式古典建筑,青瓦白墙。正馆立柱外挑檐,四角圆弧形上翘;房顶中央是上黑下白的屋脊,屋脊两端是上扬式白色浪花式浮雕;脊正中的圆形浮雕,在下面看得并不清楚,像雕刻的红军渡江之内容。屋檐下有六根朱红色圆柱,在中间的四根圆柱上方挂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的红底黄字横幅。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从纪念馆正中向前约三十五米处,有一白色下方上呈梯形的柱式花岗石雕塑。从纪念馆到雕塑要上七梯石阶。从纪念馆一方看,雕塑上方凹进去的黑色花岗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纪念碑高六点二米,左侧三分之二部份雕刻着一红军战士头像。头像面部清瘦,两眼注视着前方,似红军当年渡河指挥员的形象;纪念碑右侧下方为十七勇士架着当地特有的翘首木船劈波斩浪强渡天险的浮雕,左侧为巨手执大刀浮雕。
纪念碑约两百平方的坝基下除纪念馆一方外,其它三方都有花草和松柏,使纪念碑显得清爽肃穆,让观者起敬。
在大渡河边上有几块石头横竖摆在那里,其中一块高约两米的青色石头靠在一块大青石上。石头上是杨得志将军题写的“红军渡”。看过“红军渡”,在往河边草丛中见一木船。船有些破烂,我们以为是一般老百姓用过的渔船,没在意。当我从船头走过时,才发现船头钉着一块红色牌子,弯腰观之,原来是汉源县委和政府捐献出来的当年渡过红军过河的船。
红军渡河处呈圆弧形,时下水平缓,水面以外有很大一片沙滩。沙滩上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其间不少白色晶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似乎在向我们倾述那两段记载史册的史话。
从河边回来,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刚好开馆,我们成了二0一一年国庆节第一批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的游客。
我是从左边开始参观的。进馆后首先看到的是大理石上镌刻着的毛泽东的《七律诗?长征》,然后是《前言》。随后,我们在纪念馆中看到了很多关于红军抢渡大渡河的图片、实物和红军总部领导指挥渡河的书信、电报,以及刘伯成、聂荣臻、杨得志、杨成武、陆定一、李一氓、黄镇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来为此地的亲笔题词和信函原件。一幅幅真实的老照片,一封封信函、电报,一把把各式战刀、手枪、步枪、机枪,六0炮、八二炮,子弹、炮弹、手榴弹,一块块各式纪念章、勋章,以及载过红军渡河的渔船在我面前流过。我似乎看到了一九三五年红军抢渡大渡河宏大而壮丽的场面,不由得对红军更加的敬仰。
在纪念馆的右边,看过许多关于石达开太平军大渡河遇难的史料之后,才懂得“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真实含义。
悲壮惨烈石达开
石达开生于一八三一年,死于一八六三年,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谋举义。金田起义后,被封为左军主将,旋封翼王。在太平军由广西向金陵(今南京)进军途中,任开路先锋,屡建战功。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春,太平天国建都金陵,称天京,石达开留京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
一八五四年,西征军在湖南湘潭为曾国藩的湘军所败。后武汉失守,九江危急。石达开奉命率援军赴湖口,指挥九江、梅家洲守军顽强抗敌,将湘军水师的小船困锁于鄱阳湖内,重创其笨重大船于长江水域,由此西征军扭转战局。一八五七年,太平天国内讧,石达开率部十万余众离开天京(今南京)西征。石达开对天朝是忠诚的,他在给洪秀全的信中说:“臣虽西奔,仍为天朝戮力。苟得川、滇、黔、湘之间,扬天朝之旌,而宣太平之威德。”由此表明他的西征是顾全大局、避免火并的忍让行为。他选择四川作为根据地,一是仰慕蜀中富饶,二是川督庸懦,可乘其弊。
但是,在石达开西征途中,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八五九年,石达开进攻湖南宝庆失利,折回广西。一八六0年,清王朝任命曾国潘为两江总督,利用湘军、淮军对抗太平军。一八六二年,石达开休整已毕,率主力十万入川(号称二十万),这时四川总督已换为湘军干将骆秉章,形势对石达开不利。是年四月,石达开攻忠州、丰都、涪州(今涪陵)、巴县,均告失败,渡江未成。五月至八月,在叙府(今宜宾)、合江、江津渡江又未成。
一八六三年一月(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石达开在叙府横江与清军决战,遭遇到湘军悍将刘岳昭的顽强抵抗,加之石达开部下郭集益等四将降清,自焚双龙镇营垒三十余座,致使石达开死伤四万余众,元气大伤,只好退至云南。四月,石达开带领四万人终于从米浪坝(今巧家)过江,五月占领西昌。
五月十四日,石达开进至越厅(西康越西县)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南一公里),当天夜里翼王妃产下一子,达开大喜,“是以传令犒赏,休养三天”(一九三五年,朱德总司令长征到达安顺场时,当地老百姓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并劝红军尽快离开。朱德回忆说——我问了这一带的群众,都说石达开入川是在这里被消灭了的。因为生了王子,不能前进,大摆酒席,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