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的生活
《有味》讲述的是汪涵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味》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他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各处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用老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糍粑、弓箭、古琴、木盆、秤杆、墨条、香干
《有味》讲述的是汪涵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味》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他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各处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用老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糍粑、弓箭、古琴、木盆、秤杆、墨条、香干等物件的制作过程,这些手艺大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的边缘。汪涵用悠远的文字回味着过往,玩味着这些物件和老手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对亲情的眷恋、对事业的感悟,以及对老手艺人及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花了几个小时把汪涵大哥写的《有味》品读完了,有所感悟,一个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快节奏的都市的人,却又要精神上的独立与宁静,他说他是神仙,不是仙人。听他那么一解释,觉得他真是个神仙,觉得他应该是个现代隐身,又觉得他不属于这个社会,不属于这个年代。
他是人们口中的策神,他也是一个现代的“古代文人”,我敬佩这样的神人,当看到他要把现在这一切放下,去做个现代隐身,我觉得这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大胆的想法,且他还有那么成功的事业。也许正因为他现在成为了策神吧,有资本去追求另外一种隐身生活吧,我佩服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思想就是神的思想。
他在书中提到糍粑、香干、油纸伞。这都是我喜欢的东西。
我也在家乡看过做糍粑的过程,觉得糍粑早煤火上烤着吃比较好吃,最好再加上少许白糖,更有味!糍粑让我想起了家乡--邵阳,更想起了我的亲人。
听“香干”这个词是在湘潭这个城市,在邵阳叫做:"干子豆腐",香干喜欢吃那种包装的,比较辣!香干,让我想到湘潭,我在这读了两年多的大学,在这里学会了我是一个成年人,学会了怎么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认识到了一些可爱的朋友,更学会了一种生活态度。现在面临着毕业,我也许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我想念的地方。希望它会更加的繁华。
汪涵大哥说油纸伞江浙一带是做的最好的,更优那种韵味。他看到油纸伞想到了苏州,看到了苏州的亲人,而我看到油纸伞也想到了苏州,想到我在那生活了两个月的苏州的一个小镇,想到那个暑假在那个厂赚钱的不容易。也想到了在那唯一的亲人,小姨、姨夫还有表弟,在那两个月,我从姨夫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要想对别人好,就得先学会对自己好。在苏州也让我想到了那油纸伞下穿旗袍的姑娘,如果下次我有机会,我想再苏州这个美丽的地方,在雨中,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走在那古城,那种意境想想都觉得美,真的美,也浪漫。喜欢有机会还去那看看,是游玩而不是去打工。让我留恋的地方。
我平时不怎么喜欢看书籍的,也不能说不喜欢,只是没发现自己喜欢的,我现在觉得,文学书籍会让人懂得生活,懂得生活的态度,更能舒散心,其实我以前也知道这些,只是看完《有味》之后,才更明白了。
最后附上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城市画报:看这些书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汪涵:它可以让你有一些理论的支撑,去化解之前化解不了的一些情绪。所有的人生病也好,不开心也好,都源自一个字:浓。你浓于情就会生出痴,浓于利就会生出贪,浓于名就会嗔。贪嗔痴是最可怕的。不开心的东西浓在心里就会淤结成气,气结不化就会生出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对付这个“浓”字最好的办法就是淡。老庄也好,佛经也好,都是最好的一些方法,它教你淡然。
呵呵,生活就需要淡定,什么都看淡了,也就不痛不病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