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的快乐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快乐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快乐。我快乐不是因为我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快乐,而是我的生活很充实,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快不快乐。快乐就像是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它可能不会如你所愿,你若肯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快乐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快乐。我快乐不是因为我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快乐,而是我的生活很充实,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快不快乐。
快乐就像是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它可能不会如你所愿,你若肯在原地诚意打坐,静心潜养,它反而会在你的身上停留。
每次一想到快乐,我的脑里就会飞快地闪过两个人的形象——身无恒产,又不货殖,唯有一把蒲扇游走四方,行侠仗义的济公,还有那个“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
我佛慈悲,佑护万民。救苦救难,宽大为怀。
现在,我不禁有一个问题,它们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呢?
仔细想了一下,佛陀们快乐,是因为他们崇高。他们崇高,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富足,他们的所有行事做人的出发点,都是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
现代人对所谓的前途、事业、爱情等都是患得患失,予取予求的,所以人们的行为当中都不会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掉了自我牺牲,故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爱情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快乐又从何而来?
佛陀们快乐,是因为他们像泥泞一样,默默地忍受着别人的蔑视、践踏,而且还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和以德报怨的气度去保护别人的心灵、肉身,从无怨言,绝不反击。
我不敢想象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泥泞的话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种子不会发芽,树木不会生根,飞鸟无处栖身,生命将要绝迹。
佛陀们不怨,不恨,就是因为他们明白自身的贵重和价值。
佛祖拈花迦叶得道,继而成为传世的宗师,就是因为他想通了人生、快乐这档子本来很简单,却被现代社会弄得如此复杂的事。
禅宗传道时,五祖口念佛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但是六祖说得更妙:“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六祖继承了禅宗的大统。
我不知道上面的佛偈大家看懂了没有,那才是快乐的真谛。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一种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灵魂的教养,来自于一种大海般的襟抱,来自于一种天空般的包容、忍让。
儒家学者们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马克思主义者说:“无产阶级要先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地藏菩萨说的更加坚决、彻底:“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这又是一种何等的胸襟和大度!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可能达到他们这样的境界,我们得与时间赛跑,我们得与命运抗争,我们得为前途奔波,我们还得为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
可是,人虽然只有一颗心,但却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替他人着想。
不求与世无争,只需要做到凡事礼让三分,心中无愧,便已足矣。
那么,这只快乐的蝴蝶,就会在你每个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的瞬间,如期许般地降临在你的身上,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