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去十岁
现代人的年龄,很难说得准。七八十岁的老人,看上去常常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五六十岁的人,常常被陌生人误以为是壮年。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来讲,现代人都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倾向。古人云:“五十不出游。”而
现代人的年龄,很难说得准。七八十岁的老人,看上去常常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五六十岁的人,常常被陌生人误以为是壮年。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来讲,现代人都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倾向。古人云:“五十不出游。”而现在呢,七、八十岁的老人朝辞北京,暮宿羊城,甚至骑车、徒步周游全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生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你看,才四十七岁,就老得不成样子。而现代许多高龄老人壮怀激烈、铁骨铮铮,表现出风发的意气和充沛的活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普遍提高。如果每一位中年人、老年人都把自己的年龄减去十岁,也许更符合本人健康水平的实际。并且,把自己的年龄从思想上减去十岁,无形中得以永葆精神上的青春,欣欣然而“不知老之将至”。古人说:“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现代医学证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确实可以给予健康状况以莫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我们人是高等动物,有比其他动物强得多的劳动能力、思维能力,有比其他动物期望更大的各式各样需求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矛盾,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绪压力。即使减去十岁,恐怕也不能使自己的心态年轻下来。
减去十岁,就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各种情绪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虽然人们的情绪压力很大,但是患心脏病的人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战前少。更加令人惊异的是,集中营里许多曾经有病的囚徒,释放出来时,很少有心理体质方面的疾病。但是,从集中营里出来以后过了一段安定的生活,有些人却患上了心理体质病。还有一种情况也能说明人的奋发向上与健康有关系。一个人在为一项创造发明抑或一个重大的研究项目付出艰巨劳动的时候,倒没有发现这个人有什么患病症状,恰好相反,当这个人的创造发明和研究项目成功以后,较长时间地解除了情绪压力,却往往会出现患病的症状。
事实上,有人在对世界上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长寿老人作的调查表明,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精神上的依托,在生活的道路上都有个人的追求和向往。81岁才进美术学校学画,到101岁时已经举办了22次个人画展的哈里。利伯曼说:“我想告诉那些70、80、90多岁就以为自己老了的人,别老想着你有多大年纪,只是想你能够取得什么成就。马上干,这就是生活。”哈里。利伯曼长寿的秘诀就在于他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情绪压力之中。
减去十岁,你的身心一定会为之振奋。一方面,你会感到“路漫漫其修远兮”,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仿佛永远年轻,浑身上下会充满青春的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