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读水浒
水浒这部书其实是很耐读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复杂的各社会阶层,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在古今小说中也难得一见,一个广阔的场面,给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作了画像,其篇幅之宏大,气势之恢弘,因
水浒这部书其实是很耐读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复杂的各社会阶层,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在古今小说中也难得一见,一个广阔的场面,给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作了画像,其篇幅之宏大,气势之恢弘,因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有很多,只是我们还没注意到,或者说不想说出来,它把大量的民间的流传了很久的故事,窜在了一起又表达了作者的沉重思考,不能说不耐读吧。同时它到现在又不知有多少人为它付出心血进行了修改,使之更成熟了。比如晃盖的死就大有看头,你说那晁盖,是被谁杀的,是史文恭吗?显然不是,如不是他,就只一人那就是宋江,中国几千年来文字狱利害,大抵那文人写文著字有些个东西就不免不能直说的习惯,就有隐含起来,有时甚至文章写完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字里还找不到,只能通过文字的表面深入进去才能找到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隐藏起来,自从宋江上了梁山后,宋江与晁盖的矛盾就显露出来,那宋江遇事又偏爱作主,大量地收罗各式人材,壮大自己的阵营,并且日益尖锐,到了只能取其一才能相安的境地,晁盖感到他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力排众议要亲自下山去打曾头市,对宋江的劝阻硬是不管不顾,其目的是要提高自的威信,从而确立他的地位,然而他与宋江在政治主张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到了非得解决的地步,你看这晁盖打曾头市,久攻不下,有了一点急躁,这时偏偏就有几个和尚一样的人物投其所好,说有一条小路可出奇制胜,这晁盖一时糊涂,也来不及细察,就跟着这几个小和尚去了,谁知在那阴暗的草丛中一剑射来却正中天灵盖,箭上还有毒。这晁盖心下就有一些疑惑不解,如此机密的事情肯定是那史文恭设的圈套了,他设计得如此之精巧,非一般人所为,这是大家所共同的认识。可是作者害怕读者读不懂,那晁盖取下箭一看,这教头的字怎么这样不地道,歪歪扭扭哪像文武全才所为那上面分明写着史文恭之箭,我们沿着表面的文字看下去,我们大抵知道古时的人对这字是很敬的,决不可能如此没有美感,看来这并非史文恭之箭,想那史文工既然要射杀晁盖为何显得这样没有底气,如果真是史文恭的箭那一定是很精美的,如果真是史文工射杀的晁盖。那他为什么没大举进攻,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呀,把个字整得个歪歪斜斜,那箭究竟是谁的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宋江所为了,第一宋江有杀人动机,为了争得最高权力,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个理由是很充分的,不杀掉晁盖他的那一切主张都无法实现,很显然是他指使花荣所为,第二那史文工之箭上字歪歪斜斜是那宋江心里有鬼,底气不足,时间伧促,慌乱之中刻下的,那箭上毒是宋江怕晁盖不死,而放的,所至,临到要死了那晁盖心由不甘,谁捉住此人即为山寨之主,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说这样的话可见他对当时有可能继任他的人是很不放心的,是有所指的,是有所怀疑的,说白了他并不希望宋江成为他的接班人,这宋江又为什么哭得来死去活来如丧考妣,他是为了蒙蔽梁山上的众多兄弟呀,也有人看穿了这一计,但是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林冲,林冲由此而得了心病,他回天无力,林冲最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他的被逼上梁山使他彻底看清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他对这个社会不抱有一丝一毫的幻想,这与宋江的哭不无关系。再说到宋江三打祝家庄之后晁盖怕这宋江把所有的功劳都抢了去自己也立一功给众兄弟看一看,结果打不动,那宋江原本是想帮忙的又怕晁盖多心怪罪他,也使不上劲,结果想出了杀人动机,这时宋江就想出一箭三雕的好计,既出掉了晁盖这个政治上的敌人又嫁娲给了史文恭,同时又激发了梁山兄弟对史文恭的仇恨,这里作者又有点嘲弄读者的意思,谁读不懂就是"死文恭"这一名字的谐音给人以极大的的启示,那意思就是要读者不能在文字上停留,而是要真正读懂,实事求是的说,水浒这部书构思上还是很精巧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丑,有你不懂的沉默
下一篇:诗酒趁年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