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草与写作
周六回家,见娘面带愁容,问其原因,娘指着院子里一头一个月大的小牛犊子说:“咱家还仅够2个月的草料,这么小的犊子卖了太可惜了。如果你姥爷还活着该多好,可以割几个月的青草来喂养它们娘俩。”娘说完后深深地叹
周六回家,见娘面带愁容,问其原因,娘指着院子里一头一个月大的小牛犊子说:“咱家还仅够2个月的草料,这么小的犊子卖了太可惜了。如果你姥爷还活着该多好,可以割几个月的青草来喂养它们娘俩。”娘说完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去年的一场疾病无情地夺走了姥爷的生命,姥爷的去世除了给我们带来深深地悲痛之外,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难以割舍的牵挂,就是这对牛儿。娘在家也不敢牵出去放牧,总是拴在槽上弄得牛圈里面一片狼藉。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已经没有足够的草料来喂养它们,因此,娘整日唉声叹气。娘的苦恼让我放心不下,她的身心健康也让我牵挂。
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决定每个星期都回家给牛儿割草,这样可以多延长2个月的时间。我的决定让娘欣喜若狂,在她心中,每个星期能见我一次,才是她最大的快乐。
说干就干,中午饭后我穿上破旧的衣服,带上镰刀,推着平板车就出发了。我村南有条长长的河,是我以前跟随我姥爷常去割草的地方。我从河南走到河北,也没有找到一块适合的草皮。我又推着平板车跑到场院,割到天黑才割到半车草。回来的路上碰到姥爷生前最要好的兄弟,我停下来向他问候,他问我怎么割了这么点草,我无奈地说,现在的草太少了,割不到。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了一句话:“不是草太少了,而是你要眼中有草,只要肯塌下身子,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草。”这句话让我深思了一个晚上,也是这句话让我想起和姥爷割草的情景。记得以前陪着姥爷割草,我不是逮蛐蛐,就是捉蚂蚱,要不就到河里面采莲子,然后就在河里面泡着。姥爷曲蹲着在河边割草,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就会割到满满的一车子。想起当时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眼里有草”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天,我推车到场院,放好车子后我就在草丛边蹲下来,不论草大草少,也不论草少草多,我就挨个去割,结果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果然装了满满地一车。
星期一上班后,割草的感触让我想起当前的宣传工作。今年德州局对宣传工作格外重视,专门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下发了《如何做好当前宣传工作的通知》,近期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通讯员普遍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新闻可写。
难道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我们整天来来回回奔波在大堤上,黄河堤防一年比一年靓丽;险工一次比一次坚固;草皮一天比一天清爽;这些不值得我们去写吗?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想到,黄河岸畔美起来的背后的故事,那是黄河职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晶;我们更应该想到,险工上的每一块根石,堤坡上的每一片草皮,都应该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应该值得我们做宣传工作者们去发现,去挖掘。
总结割草的经验——割草,眼中要有草;总结写作的经验——新闻,要善于发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还爱一种真相
下一篇:让滥竽充数的官员难有立足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