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扇窗

我们的那扇窗

宫属杂文2025-10-02 07:09:26
对人类本性探知的欲望让我们痴迷于科学研究或是各方面的相关书籍,我相信任何发现都是为了改变。人类企图往一个理想的,符合世界显规则潜规则,受重视,被人尊敬的一个方向发展。我以为科研是可信的,然而我更崇尚那
对人类本性探知的欲望让我们痴迷于科学研究或是各方面的相关书籍,我相信任何发现都是为了改变。人类企图往一个理想的,符合世界显规则潜规则,受重视,被人尊敬的一个方向发展。
我以为科研是可信的,然而我更崇尚那些通过分析人类已经作出的创造和发明从而得出人类本性的理论。我们所可知的,科学可以研究整个人的身体,直至深入每一根发丝,到达每一个神经末端。但是科学并不是大众的宠物,那是少数人的信仰,一旦技术含量提高,这个数量往往不得不减少。
我所想强调的不是科学的不适用性,而是在更多时候我们需要从另外一些方面看待问题。就比如你分析人的心情怎样,你可以分析他的肾上腺激素是否增加,可以测试他的心跳快慢,当然也可以直观地看他表情是否不同寻常,眼神是否有些怪异,更有甚者,你可以运用你的感觉。我觉得人的感觉一向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因为它无法被描述,就如同情绪一样不可捉摸。照我这样想来,感觉就像是石油商给石油创造的石油桶,再怎么珍贵的少见的石油没有石油桶来承载,都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也就是说,感觉就是跟着情绪而来的,伴随其左右。没有感觉,情绪就不称之为情绪。而没有情绪,感觉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当然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人类自身的无法解释的东西当然要比那些没有生命物体的东西复杂有趣的多。
然而,我们还可以利用人们当时所说的话,所写的字,所买的东西,所做的事等等表达出来的不一般来发掘人们的情绪。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有很多很多。
因此,我们在研究人的本性的时候,不妨换个方法,利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创造物——窗,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
我不想知道窗是如何做的,我只想知道窗这种人类的发明物反映了人们的什么心理。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就是说窗户是一种表述,一种映射,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窗户到底是被造物的人以何种心理建成的呢?仅仅为了通风?或者为了采光?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窗户带来的便捷,反而没有想过这窗到底有何更深的,隐藏的秘密了。
人类初始建造房子时,是想要保暖,挡风,防寒防虫防兽。渐渐地,人类的心智开始成长,不知不觉就有了模仿这一说,然后更多的房子被建造起来,被打造得越来越坚固。当人的羞耻心不断膨胀之时,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有自己的房子了。
这时候,房子的最初的意义还保留着,但是它更多地被赋予了保护隐私的责任。房子就是一个小家庭,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你直接接触的是那些你接受的人,你允许他们探知比外界的人更多的你的心思。在这里,你很少压抑自己的天性,很少关顾别人的看法,因为你们互相之间信任且谅解。
若说房子是保护隐私的,是一种人们安分平静的象征,那么窗户便是人类一种试图与外界联系,时刻不能压抑自己的另一种投影。我们有时候站在窗户前向外眺望,然后就会想到很遥远很飘渺的地方,因为我们与外界作了一种思想的交互,做了一次心灵的沟通。窗户让我们的想象力不仅仅停留在小空间里,而是除了这个小空间以外的任何地方。那是一片阔大的领域,那不是身处这个领域所能感受到的,必须通过窗户这个狭窄的媒介才能实现。这或许就是相对论吧,实际条件相对较小时,想象空间就变得无限广大。
窗户是一种内部与外界的联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人类心理的产物。人类不甘寂寞,不甘于自我的囚禁。窗户自古就有也让我相信现在的平等开放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在最初的最初,我们已经有了这种向外看,向外打开自己的欲望。我们的视野不会仅仅停留在自己身上,我们有更多的追求。这大概也可以拿来解释我们的经济全球化了,当然放在小平爷爷的对外开放政策上就更加适用了。
人本来就是渴望交往的,人本来就是有所追求的,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
窗户是我们的创造物,无疑肯定了这一点。人类的现今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人性的必然,所以与其抵制全球化,抵制开放,闭关锁国,不如尊崇本心,满足自身对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过要在这过程中保持谨慎就是了。
我们的那扇窗永远不会被关上,因为我们是人类。人类没有食物会想尽办法,甚至蚕食同类。但是人类一旦没有了同类,下一步就会是疯狂。只有这扇窗户依旧开启,我们才能够生存。
我不愿意人们总是忽略我们处处可见的这扇窗户,也不愿意人们试图去遮掩或封闭掉这扇窗户。
我相信窗户不仅仅是为了通风和采光建成的,人类造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带着人类的欲望。
窗也是一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