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端阳

夏日端阳

麝脑散文2025-10-17 19:14:07
夏日端阳,收麦打场;龙口夺食,老少皆忙。夏日端阳,晋糕飘香;锦囊佑岁,五彩线长。夏日端阳,菖蒲青青;溯源千载,浩气传承……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跟繁忙的夏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龙口夺食,全家齐上阵。这时候,
夏日端阳,收麦打场;
龙口夺食,老少皆忙。

夏日端阳,晋糕飘香;
锦囊佑岁,五彩线长。

夏日端阳,菖蒲青青;
溯源千载,浩气传承……

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跟繁忙的夏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龙口夺食,全家齐上阵。这时候,到处都是一片金灿灿的黄。地里,人们黑汗流水的干,累得像死猪一样,但还得咬牙坚持。村里,倒是清静了许多,只有村边的碾麦场里还在显示着夏收的火热与繁忙。连接碾麦场与地里的乡间小路上,随时随处都可以看见装得高高的,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运麦车。连路旁的树枝上都挂满了金黄的麦秸。
虽然繁忙,但人们却并没有忘记那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
俗话说,过节过节,过的就是老人与小孩,老人有闲,小孩快乐。这不,离节日还有两天,老人们就开始不紧不慢地准备过节的东西了。
首先,她们掂着小脚,到集上去买两张福虎镇邪图,图上是一只下山的猛虎,脚底下踩的是蝎子、蜈蚣、蜘蛛、土元、蛇五种有毒的动物,俗称五毒。在人们的意念里,五月是一个恶月,毒虫出世,邪气横行,只有百兽之王才可以镇得住这些毒物。将此画贴于门上,就可以将五毒害货与邪气全部拒之门外,确保全家老小平平安安。从科学的角度讲,五月早晚温差大,冷暖不定,人易得病;而所有的冬眠动物经过一冬的蛰伏,至三月苏醒,经过四月一个月的养精蓄锐,到五月形成一个活动的高峰期,会对人造成伤害。另外,你发现没有,所谓的五毒,全都具有药用价值,与人们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其次,是为全家每个人都买上一个香囊,里头包的是香料和朱砂。对于朱砂,我在潜意识里始终对它有一种敬畏之情,特别是在距今几千年的古墓里都发现有朱砂的踪迹以后。可见,在远古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认为朱砂有辟邪的功效了。这使得这种普通的矿物质从我们老祖宗发现的那一天起,就有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对于香囊的形状,因人而异,更有讲究。老人佩戴的,一般都以寿桃为主,象征健康长寿;已婚的年轻人,一般以成双成对的心形为主,象征夫妻双方心心相印,恩恩爱爱;未婚的青年人,一般都买单只的蝴蝶、鸳鸯之类,告诉别人,他们正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至于小孩,男孩一般都是买自己的生肖造型,以牛马龙虎为主,希望孩子能像牛马龙虎一样有生气;女孩则买各式各样的花儿造型,符合女孩温柔娴淑,心灵手巧的特性。在孩子们的身上,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希望。
同时,还要买回红、黄、蓝、绿、黑五种丝线,搓成花绳,到了端午,系在小孩的手腕脚腕之上。
末了,再割上一吊肉,拿回家去包包子。
这时候,满巷子都飘着晋糕的米香,惹得我们这些小孩子哈喇子直流,大口大口吸着空气中的香气。这是从秦二家传出来的,他家几代人都是以蒸晋糕为生。这两天,他也顾不得收麦子了,而是和老婆孩子不分日夜在家里蒸晋糕。所谓晋糕,就是晋南人用江米和枣蒸出来的类似于粽子的一种吃食。到端午那天一大早,巷里就响起了他那极富韵味的叫卖声:“晋糕,晋糕!湖南江米稷山枣,又香又甜热晋糕。枣儿甜,米儿粘,不甜不黏不要钱!”在屋里忙活的老人们听见了,就都端着盆盆碗碗出来了,挖上一些回去。
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奶奶就为我们的脖子上戴上了香囊,为我们的手腕、脚腕上缠上了五线绳。我们睡醒后,会立即兴奋地跑出院子。哨门上贴了福虎,插上了青青的艾叶——那是奶奶一大清早从地里拔回的,满院里都飘着淡淡的艾叶香。
与小伙伴们互相比示了各自的香囊后,我们就会拉帮结伙的去场院玩。通常,我们都会玩一种叫做“救屈子”的游戏。道具就是我们大大的碾麦场,最好再能摊上些麦秸,我们把它想象成波涛汹涌的汨罗江水。然后是十几个小孩,大家分成两拨,一拨扮演水里的妖怪,一拨扮演岸上的人们,还有一个小孩扮演“屈子”。具体玩法是:扮演水怪的孩子们提前站在麦秸里,然后扮演“屈子”的小孩冲进去,他立即被水怪们保护了起来。这时岸上的孩子也冲进去,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或逐个瓦解水怪的意志,使其变节;或强行冲击,去把扮演屈子的孩子拉上岸。最终都是屈子被救上岸而告以游戏结束。
最扫兴的就是我们正玩得兴起的时候,被大人轰出来。而我们会与他们捉迷藏,令大人们防不胜防。大人们恼了,把我们从麦秸里提溜出来,顺势再赏我们几巴掌。我们就站在场院里群情激奋,大哭特哭,声震长空。这时候没人理会我们,大人们都各忙各的去了。过不了多久,看看没人理我们,便把脸上说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的东西用手一抹,又玩开了。个个脏得像小猪一样,到吃饭的时候又少不得挨训。
小时候不知道玩的游戏为啥叫做救屈子,而且永远是以屈子被救结束。后来知道了屈原的故事以后,才恍然大悟。只是现在,救屈子的游戏已经没人再玩了,一来是没了玩耍的场地,二来现在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就只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在现实世界消亡了。
其实,在中国,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节庆游戏的失传使中国节日的内涵单薄了许多。也许,这就是我们感到节日越过越没意思的源头所在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