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辍学
我与大多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都是姊妹众多。在本就缺水少地的的贫瘠的家乡,带着大群孩子的父母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像我家有七姊妹这样的家庭,父母仅仅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都疲于奔命。在我童
我与大多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都是姊妹众多。在本就缺水少地的的贫瘠的家乡,带着大群孩子的父母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像我家有七姊妹这样的家庭,父母仅仅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都疲于奔命。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母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劳动,除了侍弄好承包的责任地,还要想方设法铲地开荒,为的是能够多收几颗粮食,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少饿一点肚子。那年月,不饿着就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感觉扬眉吐气的事情。小时候穿的衣服裤子,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因我最小,等穿到我的身上,已经是补丁累补丁,往往在一件衣服或裤子上有七八种不同的布料和新旧不一的颜色。但在母亲细心的缝补下,穿起来也还觉得舒服。那时的想法就是只要身上的皮肉不露在外面,就已经满足了。冬天穿一件单衣也不觉得太冷,母亲常说:“一根麻线遮股风,十根麻线过个冬。”哪像现在,有的年轻人为了彰显个性,会去买那种特意弄出洞来的牛仔衣或牛仔裤来穿,露出一些白净细嫩的肌肉,追求新潮。
读书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村里,很多人的思想都是孩子小,帮不了父母做事,就送去读几年书,目的是只要能写得起自己的名字,长大后不当“睁眼瞎”就行了。然而我家也许是得益于父亲读过几年私塾的原由,尽管家庭条件再艰苦,父母依然想尽办法让我们几姊妹都能去上学,能读多少算多少。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我们读书都异常努力。
后来一次意外,使我的求学生涯经历了一次空前的灾难。父亲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不愿意花钱买煤炭,家里做饭烤火的柴禾都是他从山上去砍。一次他不慎失足,从高高的山崖上摔了下来,伤痛导致他好些年失去劳动能力,且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在家境异常难的情况下,母亲决定把我送到大姐家去读书(那时大姐已经结婚在外)。想到自己是给别人增加负担,我除了上课时间外,都是尽最大努力地给大姐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我都起在大家的前面去放牛,拾一捆柴回来再去上学。放学后或打猪草,或割牛草等等。然而大姐的境况也不是很好,寄人篱下的艰难生活也让我决心不再读书了。我回了家。
我辍学了。在没有上学的日子里,我总是梦见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一起高兴地读书,那种感觉像一条蟒蛇一样缠绕着我。于是我开始为积攒学费而努力。棬子树开出了白籽的时节,我就把丫枝砍下来扛回家。一粒粒的将棬子摘下来装在口袋。一点一点地积攒。桐子成熟的时候,我就背上一个背兜,漫山遍野去捡,好在别人家根本不在乎落在地里的那几个桐子,即使看见我捡他家地里的桐子也不加干涉。这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帮助了。挖天门冬要费力一些,因为挖来后还要用开水煮,然后剥皮晾晒。最后才可以卖给收中药的人。一年后我攒了一些钱,除了学费还稍有盈余。在生活中母亲是一个坚强而不愿服输的人,看到我对读书的热切。他毅然决定让我复学。
当我重新背上梦寐以求的书包时候,我泪水滂沱……
记得有个哲人说过:“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的确,正是经历这样多的艰难困苦,所以在我求学的历程中以及在后来的工作道路上,我从未被困难吓倒。并且从这些经历中感悟了人生,学会了做人。
2006年11月25日于息烽东门蜗居稿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