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秋雨

走进秋雨

眼瞳散文2025-04-11 08:32:23
走进秋雨,如同走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翻开书页,一股凝重的历史气息便笼罩着你。在不经意中,你已跌入了文明与野蛮的困惑,在他沉重的笔下苦苦挣扎,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逃遁的空间;在文字搭建的炼狱中,在道德与人生
走进秋雨,如同走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翻开书页,一股凝重的历史气息便笼罩着你。在不经意中,你已跌入了文明与野蛮的困惑,在他沉重的笔下苦苦挣扎,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逃遁的空间;在文字搭建的炼狱中,在道德与人生价值、文明与蛮荒织就的网里,你困惑、挣扎、撕咬…你赤裸裸无所遁形。在秋雨的笔下,你徜徉于山水之间,敦煌的莫高窟、寂寞的天柱山、岳麓山的千年庭院都透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秋雨的散文是旅行家的散文,“借山水古迹以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足迹”,正如他自己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当你沉浸于秋雨散文那雅致的语言文字之中时,你终于发现你如困兽般撕咬的其实是你自己。这时,你已走出了秋雨,不再是你了。
走进秋雨,历史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过程,而是通过许许多多平庸或卓越的人和人的群体融合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人和人的群体已不仅仅作为抽象的名词在历史的车辙下寂静无声,而是作为具体的、独立的人和人的群体人格,并因了这独立的人格在渐隐的历史荒漠中凸现出来。在历史的遗迹里,你看到了“碎成了碎片而依然光亮的文明”,也领会了“让人神往又令人心酸的文明”。历史的叹息在秋雨的叹息里荡气回肠,而秋雨的叹息在历史的叹息里惊心动魄。
历史、文化、山川、人物,在秋雨的笔下意蕴深厚,情致盎然。读秋雨那简劲而隽美的文字,你的灵魂会受到一次次拷问,你的精神会受到一次次洗礼。
走进秋雨,你会发现秋雨也只是一个文人,他同样不可避免自己笔下文人的阴影。其实,余秋雨本身就是一位学者,几千年文明的繁衍与他的文人血液一脉相连。传统道德捏就的骨骼与现代文明个性解放滋养成长的血肉注定时时撞击;在这种撞击中,余秋雨注定遍体鳞伤。尽管如此,他依然站在传统道德与人性复苏的交界处,在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重压下匍匐前行,拷问、追求、困惑、痛苦、抗争、呐喊…这是中国文人共同的缩影。正因为如此,读秋雨的散文,字里行间,你会感受到他的呐喊愈加沉重凄然、悲怆绝伦;清丽的文字里愈益显得透彻练达而充满知性。在他的笔下,李白的放达、苏轼的孤独、白娘子的悲哀、苏小小的凄美,还有紫禁城的虚糜、莫高窟的愤怒都透着一种思想的审美和谐与生命的感悟。在这五千年暗黄的书页里,文人匍匐的灵魂在你耳边浅吟低唱,你会时时感觉到有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注视着你,如炬的目光烧烤着你的心灵…这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剥去外衣,涅槃成一只火鸟,重获新生。当你终于走出秋雨时,你已不再是原来的你了。
走进秋雨,在他那儒雅而隽美的文字里,你心甘情愿地历练心灵的灼烧,接受文明的洗礼;走出秋雨,你已增添了许多对生命的感悟,对历史人文的诸多感受,你的灵魂已带着寒梅的芬芳飘然入世,奔向“审美式人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