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奖
看着这床毛被,是央视上榜品牌——欧舒曼家纺,是我获得的奖品。在二零零七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营口日报和中华保险杯联办“咱当兵的人”征文。我虽然没当过兵,但出于对文学爱好,出于对兵的印象深,就把曾在市广播
看着这床毛被,是央视上榜品牌——欧舒曼家纺,是我获得的奖品。在二零零七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营口日报和中华保险杯联办“咱当兵的人”征文。我虽然没当过兵,但出于对文学爱好,出于对兵的印象深,就把曾在市广播电台文艺窗口播发过的散文《我想当兵》一文以电子邮件发了过去,觉得中奖保险系数不大,又写了一篇《林海雪原》,以大舅哥的故事为素材,署上小舅子名字,也发过去,不料两篇文章竟在同一版面登载,不过第二篇文章题目编辑改成《那年我离家戍边关》,内容也略做了修改。我非常关注这个版面,读了所有发表的文章,获奖作品将从中评出。
我盼望着获奖,终于盼来了稿费,每一篇给15元,小舅子不屑一顾,连买一盒烟钱也不够,我却是如获至宝。好歹也是劳动成果。
有一天小舅媳妇告诉我:编辑部姓张的来电话,叫星期四下午四点去市内中华保险公司二楼会议室参加颁奖活动。我欣喜若狂。可我犹豫了,有晚课,还有学生补习,恐怕去不成了,要是放在双休日该多好!爱人说你再电话联系一下,是不是这个时间?张编辑给我留手机号了。电话打过去,张编辑说是星期一下午四点,要我一定到场。谢天谢地,多亏打了这个电话,今天就是星期一啊,课程还没有安排呢,爱人坚决支持我去。我没好意思问是什么奖品,过去领过两条毛巾,叫人笑话,都不够路费的。如果还是如此待遇还不如不去。爱人反对,说:“联系联系编辑,对你以后搞文学有好处,还有盛宴……”
“我还得回来上课呢?”
“不吃饭呗!”
尽量赶在七点前回来。我乘坐出租车到了中华保险公司门前,哎哟,这是我熟悉的地点啊,它的对面是老中医院,我在此读书时看过病。没有到点,去了临近书店,泡上一个钟头,一走进办公楼,就有服务员指点会议室在二楼,我看到人员已经到齐,圆桌上摆着水果香烟等。我自报家门,大家很热情接待,认识了未曾谋面的张编辑。主持人眉青目秀,宣布会议正式开始。首先参观公司,一看总经理就是一个文化人,省书法家植元的作品挂在办公室墙上,我也知道了公司发展历史,原来总经理王玉臣也是军人出身,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已经投入几百万元了。在颁发奖品时,一一和获奖者站在一起拍照,奖品是毛被,不分等级。我心中得到平衡,在开座谈会,大家很热烈发言,我也说了感谢话。我看到在墙上张贴着标识,中华杯,下方是咱当兵的人颁奖活动,规模很小,但很正规,我非常惊叹,完全是军人作风。
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一看天色已晚,其实我领到奖品就坐不住了,但碍于这热烈的场面也难以告辞。我在走廊里向主持人说不吃饭了,我要赶车。他马上劝我:“晓伟,既来之则安之,我开车送你!”
送我?我不敢当。可他还是拉我上了酒楼。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敬酒时,我才知道主持人叫姚志刚,是报社副主任,我读过他写的报告文学《门王韩召善》,报道营口盼盼集团董事长的事迹。我也知道他曾资助过贫困生。我借张编辑的手机,给爱人打电话,叫补课学生不要来了。此外报社派车送我,在家里给准备一箱苹果。饭后,我还是坚持打车回去,姚主任拦住我,说:“我说话是算数的。”喊上张编辑陪他同行,他开车。夜色漆黑,可我心里亮堂堂的。到了我家楼下,爱人已经等在那儿,我把两箱苹果搬上车,他们非常感谢,小车消失在夜幕中……
爱人看着我脸红扑扑的,问:“长见识了吧?”
我把毛被打开,爱人说这得不少钱,在包裹上还有个标签,一瞧是中华杯“咱是当兵的人”征文纪念品。待爱人收拾起来,我说:“刚才过收费口,我手攥着钱要交费,姚主任却怪我客套了,是他掏的钱……”
后来阅读12月18日《营口日报·辽河湾》生活和往事版面上,有一篇文章《发生在殡仪馆的事儿》,作者就是姚志刚主任,他为朋友父亲送行,却被素不相识的村主任邀请到七人送葬队伍中,他答应了,死者竟然是一位五保户。
此次领奖之行,所遇之人皆有善举,力争把事做好把人待好。尤以姚主任为典范,不计较得失和名利,只顾把事业做圆满了,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我觉得为人品性如此高尚,就像人间活佛。
这就是走过二零零七年最大的收获。
我想从此也做一尊人间活佛,去掉名利杂念……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