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父亲
父亲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将近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具有较深的历史的烙印。按中国的老习俗,六十应是花甲之年,过了六十的人算是真正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父亲出生在一个贫
父亲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将近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具有较深的历史的烙印。按中国的老习俗,六十应是花甲之年,过了六十的人算是真正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父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个木匠,长年累月跟一帮哥们儿在外面混日子。后来娶了我的祖母,据说祖母是逃难过来的外乡人。祖父脾气很暴躁,每次要外面受了气,回来就拿祖母出气,祖母终于忍无可忍,丢下不到两岁的父亲,带着刚满月的叔叔,改嫁了。
后来,祖父又给父亲找了个继母。继祖母是个离了婚的人,带着一个女儿,心很恶,常常背着祖父欺侮、打骂父亲。祖父在世的时候继祖母还不敢太过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三年自然灾害,祖父家没饭吃,为了将好点的粮食腾出来给孩子们吃,祖父误食了一种叫“老鸦散”的毒草,七窍出血,死了。
祖父死后,父亲失去了保护伞,继祖母开始明目张胆地打骂、欺侮父亲。常常一点食物也不给父亲吃,还硬逼着父亲每天上山打柴,下地干活,出外赚钱养活她们母女。那时候父亲才多大啊,十一二岁的毛孩子,正是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常常饿得头昏昏地在乱山岗上睡觉,蚊子蚂蚁咬他,他就没有力气去赶。
后来,村里人实在看不过眼,托人打听到我的亲祖母。祖母改嫁在邻村,当时也是一大家子,又生了三个同母异父的叔叔及两个小姑姑,加上带去的那个叔叔,也是六个小孩了。不过,倒底还是自己身上落下的一块肉,祖母听说父亲的遭遇后,痛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缠着继祖父,去接我的父亲。
祖母把父亲接过来的时候,父亲已是面黄肌瘦、气息奄奄,还以为父亲有什么大病呢?于是,带着父亲去看医生,医生做了个全身检查,拍拍父亲的肚皮,说,你这孩子没什么大病,全是饿成这样的,回去后,一日三餐让他吃饱,我保证他半个月后,就会红光满面。祖母把父亲带回家后,将平时节约下来的一小罐白米,煮了给父亲吃。慢慢地,父亲开始有了小孩子应有的朝气,有时候也还和小朋友们一起上树掏掏鸟蛋,下河捉捉鱼虾。
家大口阔,继祖父、祖母不得不为以后的生计着想了。于是,继祖父为父亲联系到一个铁匠师父,让父亲去跟他做学徒。那时候做学徒,虽没有工钱,但却管吃管住呢!不知是父亲脑子笨,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我估计那时候做学徒,也跟旧社会做长工差不多,你这长工没做到一定时候,师父是不会轻易教你真功夫的。学了一年半载,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后来,他那个师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犯事了,父亲的学艺生涯也就划上了句号。
后来,全国农村兴起了搞基本建设,继祖父和祖母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送父亲去外面修铁(公)路、修水库去了。我想当时也可能是家庭环境所逼吧,不然,继祖父和祖母怎么会将自己十几岁的孩子送去外面受苦呢!
在外面搞了几年基本建设,父亲已长成了一个硬邦邦的十七八的小伙子了,那时候农村里面的孩子结婚早,当时的婚姻法那象规定:男性18周岁,女性16周岁,没做仔细考查。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亲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父亲家里穷,没办法给他娶上一个媳妇儿。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母亲,倒插门,做了我母亲家的上门女婿。
母亲家其实也有一个复杂的家庭背景,外祖父出生于旧社会一个小地主家庭,外曾祖父在旧社会国民党的乡公所任职,娶着两房太太,就外祖父一根独苗,所以对外祖父娇宠的不得了,可以说是含在口里怕化了,吐出来又怕冻着了。由于外曾祖父一家对外祖父娇宠过度,外祖父染上了不少恶习,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外曾祖父从小就送外祖父读私塾,后来也进了一些新式学堂,在当时闭塞的农村来讲,外祖父也算是一个秀才了,成年后,进了当时国民党海军部队里做了一个文化教官。后来国民党部队兵败逃台,外祖父所在的那只部队向共产党投了诚,被编入当时共产党新成立的南海舰队里。据后来我的一位在世的亲戚回顾,有一次,外祖父从部队回来探亲,一身崭新的海军制服,英武神气,可羡煞了不少父老乡亲。
外祖父与外祖母的结合,是封建包办的结果。其实外祖父那种浪荡公子,岂能真正地安于家庭生活,果不其然,在与我外祖母有了我母亲之后,没多久,就出事了。当时刚解放不久,全国都在搞政治成份划分,往往一个小小的生活问题就会被无限上纲到政治问题,进而追溯到成份、历史问题。外祖父惨了,被打成了“黑五类”,开除了军籍,离开了部队,送“新人队”改造去了。没想到这一进去,就是十几年,外祖母年纪青青,哪里受得了那种活寡,后来经过和外祖父家商议,撇下年幼的母亲就改嫁了。
后来母亲全靠了两个外曾祖母拉扯长大。外曾祖父解放后,由于不服政府改造,拒绝交出自家山林,被政府镇压了。当时的母亲家,就是这样三个女人组成的,至所以当时能相中我的父亲,也是看中我父亲的好的劳力。
自父亲“嫁”到母亲家,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两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地主婆”,一个从小被“地主婆”带大的母亲,这是个什么家啊?整个家被我的大外曾祖母把持,父亲和母亲除了每日按时到生产队上工挣工分外,其它的事,好象也不用他们理。
父亲是个男人,也没有读过什么书,生活在这个女人圈子里,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矛盾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两个外曾祖母,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满脑都是些封建的旧思想,而母亲是自小受她们教育过来的人,又没读过什么书,很多时候也不是很明事理。刚开始,父亲还是只和两个外曾祖线发生些小口角,后来,斗争逐渐加级,“武斗”也开始发生了。最后,我那不明事理的母亲也参战了,并且站在了外曾祖母那边。可以想象得到,父亲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很多时候,父亲的心都在滴血。离婚,离婚,这个念头不知在父亲的脑海中闪现过多少回呢。但是离了婚,父亲又能去哪里呢,一边是深渊,一边是悬崖。悬崖再悬,可总还能拉住几根青枝;跌入深渊,那可是万复不劫。
父亲就这样在痛苦中期盼,一直到我的出生,可就在我出生后,刚满周岁的时候,外祖父从“新人队”刑满放回来了。外祖你刚回来的那阵子,家里还算太平,可一段时间后,外祖父的臭毛病又出来了,好吃懒做,常常自以为是文化人,瞧不起从未读过书的父亲。就这样,旧的矛盾还未解决,新的矛盾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武夷九曲十八弯
下一篇:洋学生快乐过“中国年”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