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闲谈
每天白天的时候,我家隔壁的一家人就会放一些歌曲。这些歌曲大都是抒情和儿歌为主,有时候也会放一些流行的抒情歌曲。每当清晨的时候,天将破晓,乾坤之间还有一些昏暗。独立在窗口,轻轻地打开窗户,清晨的风有一丝
每天白天的时候,我家隔壁的一家人就会放一些歌曲。这些歌曲大都是抒情和儿歌为主,有时候也会放一些流行的抒情歌曲。
每当清晨的时候,天将破晓,乾坤之间还有一些昏暗。独立在窗口,轻轻地打开窗户,清晨的风有一丝丝的寒意。风轻轻地吹拂着,吹在我的身上,我的身体也渐渐地变得冰凉。
透过窗户,不是太明亮的天地之间仿佛笼罩着一层面纱,若隐若现。望着这全新的一天,望着这朦胧的天地,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有时候静静地独立在窗口,凝望真这个朦胧的世界,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幻觉。但是这种幻觉只停留几秒钟,几秒钟过后一切都会回到现实,幻觉灰飞烟灭。
清晨的天空有一种苍蓝的明净,遥遥望去却觉得那么地空阔。每当在窗口凝望了片刻之后我就会默默地走到床边,准备睡觉。久久沉睡的世界已经慢慢地苏醒过路。我也将默默地睡去。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听到隔壁的那户人家在放着音乐。有的是歌唱,有的是曲子。就是在这种清晨的歌声中,我默默地睡去。
当我中午起床的时候,我还不曾轻轻地睁开迷蒙的双眼,就听到隔壁传来的音乐声。每天我就是这样在音乐中睡去,在音乐中醒来,周而复始,生活就这样每天重复着。
每天在这中音乐声中,我却没有听到过一首DJ,都是那些清幽而悠扬的抒情歌曲。我觉得清晨的时候听着这些优美的抒情歌曲也是一种身心的愉悦。虽然现在很流行那些快歌,流行那些DJ,但是说实在的,其实我还是喜欢那些抒情的歌曲,听着那些优美的句子合着不快不慢的调子,轻轻地唱出来,着实有韵味儿。
经常在一些文章上看见一些人说他们每当夜深人静,怎样怎样细细倾听、品味某某著名演唱家的曲子。其实我觉得那些曲子没什么好听的。记得在学校里的时候,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就会放着同一首曲子。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就是:听着这首曲子,我真的有些吃不下饭。但是后来我在电视里看个一世界性的音乐会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每天吃饭的时候听的那首曲子原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曲子之一,当时我就觉得……这么说呢?也许是我听不懂吧!没办法,谁让我是音乐文盲呢?因为听不懂,所以我也讨厌听什么什么曲子。相反我还是喜欢听一些“平常的歌”,当然,现在有些歌一首歌下来,没几句话的歌我也讨厌。我所谓的“平常的歌”是指有歌词,然后带着点抒情的乐音轻轻地,听起来朗朗上耳的歌。
有些人听歌是听旋律,但是我听歌主要是为了听歌词。在我个人看来,一首歌我喜不喜欢,主要是看歌词写地怎么样。在现实生活中,我听一首歌,如果这个歌词写得好,我一般都会经常去听,而那些DJ,没有歌词,也没有生动感人的歌词,我一般都不会光临第二遍。就比如有些DJ个,一首个下来就这么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也是那么地平淡无奇,只是用不同的调子唱着。听着这些个,我觉得有些索然。
曾经在电视上看那些唱歌比赛的时候,有很多人把一首首老歌用不同的调子唱出来。说实在的,这样确实能体现你的音乐才华,但是我听着这些“被改编”的经典老歌,怎么就觉得这么别扭呢?
当然我只是一个对音乐喜欢听而不感兴趣的人,所以我衡量一首歌主要还是从歌词的那一方面去衡量。因为竟然是词嘛,多多少少和文学扯上一点关系。
可是现在好像有太多的人听音乐一般对歌词不会在乎,所以现在大量涌现出一批没有太多歌词的歌,一首歌下来,文字只有只字片语,而且那些的旋律为了追求时尚而失去了一种旋律的美感,失去了那种诗情画意的意境。可是这却成了时尚的潮流。
总而言之,其实对于音乐,我还是比较喜欢种抒情为主的流行歌曲,比如说陈楚生那首《有没有人告诉你》,这首个竟是一首流行歌曲,也是一首抒情歌曲,在这首歌的曲子中,和这首歌的歌词中,无不显露着这个城市的荒凉,在这个荒凉的城市里,爱情也似乎也是那么地荒凉。这是我听了这首歌的感觉。
我觉得一首歌,它的歌词是很重要的,比如就说那些流行的没有歌词的歌,一首歌下来就只有几个哼哼哈嘿的歌,我听不到三遍就会觉得厌烦,为什么?因为没意思啊!而那些有歌词的歌就不一样了。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好,在配上好的乐音才是一首好的音乐。因为这样的歌不仅是听调子,更是品味这首歌里的文字,品味着这首歌里的文字的意思,品味着这些文字传达给我们的另一种文学的意境。
我们知道,中国文字的如果细细咀嚼是其乐无穷的。而一首歌,歌词写得好,曲子也作得棒,是不是更是其乐无穷呢?
所以我觉得一首歌还是要歌词写得好,那些没有歌词的快歌虽然一时是很火暴,但毕竟不会长久。听歌还是主要是听歌词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