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弟子规

初识弟子规

蹇视高步散文2025-10-17 19:24:29
政府为了丰富百姓的文艺生活,啤酒广场每天都放映免费电影。每天傍晚我都围绕着二环路走一圈,路过广场,习惯停下来看看。那种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看坝坝电影的时代。让人怀念美好的过去……不过,今天傍晚

政府为了丰富百姓的文艺生活,啤酒广场每天都放映免费电影。每天傍晚我都围绕着二环路走一圈,路过广场,习惯停下来看看。那种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看坝坝电影的时代。让人怀念美好的过去……
不过,今天傍晚路过广场时放的不是电影,而是电视。电视里正放着光碟,聚在那里的人很多。竟然还有櫈子座,座位排列有序,整整齐齐。带着疑问我忍不住停下来看看究竟。只见屏幕里一个中年女士在哭诉。女士是一个医生,在述说她的从业经历。(因为自己也是医务工作者,所以很感兴趣,想看她在说些什么,未急着离开。)女医生述说在工作中,为了谋取私利,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红包,收取药品回扣……举例说:她的一个患者家境贫穷,请她做心脏手术。手术之前,送了她一个大红包。手术时安装的起搏器价格便宜,术后愈合不好,手术后几天患者死亡了。她一直自责,如果不收病人的红包,病人可以按装质量好的起搏器,或许就不会死亡。为此,她经常做噩梦,心里非常内疚。哭诉着叙述在工作中得了很多不义之财。因为钱财来的容易,所以不珍惜。家庭不幸,身体不好,夫妻关系不好,投资什么都是输……接触了弟子规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最后,声情并茂的朗读《医生宣言》。并呼吁医务工作者,不要像她学习,要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医生,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不要利用知识去获取不义之财……
作为医生,我从小受到父母的教育,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拿不宜之财。虽然工作多年我仍问心无愧。可是,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披露属于医生的秘密,一种忌讳,感觉很震惊!什么样的人在这里反映?
问了周边的人,是“弟子规”义务工作者在放映!——那些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站在广场周边,有十多个。衣服上写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义务工”。
什么是弟子规?居然还有义务工?询问一个穿着“弟子规”衣服的阿姨,她热情的回答——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免费发放很多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免费为心里不健康的人做咨询,特别是小孩……送了我一本“三字经””。“弟子规”书籍拿出来的已经送完了。叮嘱我明天去,还有很多书籍要送给我。要我拿回家给小孩看,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带着好奇,带着迷茫,回到家我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着相关信息。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也是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倡导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力行以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夫子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的教学资料形式多样,弟子,书籍,动画,视频……还有中文版,英文版……
很多单位,企业,学校为了提高职工自身素质与修养,要求认真学习“弟子规”。据《新闻晚报》报道,“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弟子规将融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
虽然,今天我才初识弟子规,却让我感动。感动《弟子规》在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让“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唯一不变,让伟大民族保持了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是功臣!同时也感动,那么多朴实的义务工,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默默无闻的工作着……
明天我一定去拿弟子规书籍,好好学习。尽我所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作为一个母亲,我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一个有德,有才,健康自信的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