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得起
有谁不渴望自己能被他人所瞧的起?瞧的起!对一个,尤其是一个既无身份地位又没资质学历普普通通的人来说,是何等幸福美好的一件事。《官营三眼桥的传说》的作者秦时月老师与我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春季里下乡采风,
有谁不渴望自己能被他人所瞧的起?瞧的起!对一个,尤其是一个既无身份地位又没资质学历普普通通的人来说,是何等幸福美好的一件事。
《官营三眼桥的传说》的作者秦时月老师与我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春季里下乡采风,另一次是秋季里听许俊文先生游记类散文写作讲座。虽说我与秦老师不是师生,不同事,不是亲戚,但我们俩却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志趣。就是这个“志趣”将我和他拉至一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分,人以类聚”吧!
《官营三眼桥的传说》发给我不知不觉已有三天时间了。发给我当天我就阅读了,很好!不论是结构还是文字表达,好的没一点瑕疵。听讲座那次,我与秦老师不仅仅听讲座时是紧挨着坐在一起的,就连吃饭、返程都形影不离。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返程时我与秦老师没有“打的”或许是两人为了在一起能多呆一点时间。而是肩挨着肩迈着轻盈步伐走在人头颤动,车流不息的街道上,一路欢声笑语。欢声笑语里秦老师对我说,想我帮忙看看他最近写的两篇文章。不是开玩笑,他的语调和表情足可以证明。天啊!叫我帮忙看看?帮忙看看其寓意不是指正吗?说真的,在没有与秦老师谋面前,我就读过他很多文章。这么说吧,先识其文再识其人,人与文一样,细腻、温馨。秦老师的水准与我就像苍天大树与枯矮小草。小草可以去指正大树吗?我急忙拒绝地说,不行!秦老师没有生气依旧一脸欢喜,笑盈盈地对我说:“就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我喜欢做读者,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时间里,也不管在什么人面前,我都将我自己的角色视为读者。因为我知道,不管什么级别的大师,都无法去拒绝,去选择读者。读者是自由的,不计老幼,不计男女,不计贵贱,不计贫富,水准上也不计高低。我沉默应许了。
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嘴里,脑里……是不一样的,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最好的诠释。
《官营三眼桥的传说》不知道省去“官营”二字如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明片。没有了“官营”二字感觉上好像空间大了些,也就是说没有了区域性的限制,无形的增大了读者空间。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读者的多和少是能衡量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其实只要通读全文谁都能读晓这里所指的“三眼桥”是属于官营的。何为三眼桥?文中缺少解说。如果在“吉时落棺”那部分添加点,族人或族长和老先生的心里描写,不知道会不会生动些?“当中开河如同蜘蛛穿心,活死变死地,还能发达?”此句中的“活死变死地”不知道是不是书写时笔误?
到这还忍不住想说——很感谢秦老师瞧的起。兴奋而又惶恐,谨慎而又大胆。上面所写的文字不管那部分都没有“指正”的意味,皆为知音闲聊。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写的一条微博:“我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已有些年了,但‘民主生活会’却从未参加过。庆幸,虽说此次是生平第一次,可是我却得到一个大的收获:提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困难多的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笑靥生花,凋谢是唯一的出路
下一篇:唐三彩——中华艺术瑰宝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