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刻考人生

生死时刻考人生

鬒髢散文2025-10-17 19:39:16
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经历了磨砺,经历了抉别……一个人如果经历了林林总总的“考验”,对人生一定会有深刻透彻的认知和感悟。谈到人生,没有一生没有坎坷的人,没有一生一帆风顺的人,上帝在关上一
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经历了磨砺,经历了抉别……
一个人如果经历了林林总总的“考验”,对人生一定会有深刻透彻的认知和感悟。
谈到人生,没有一生没有坎坷的人,没有一生一帆风顺的人,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打开一扇窗。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路走不通,再寻找一条新路。
人生,是一个大课题。人的一生,成功也好,富贵也罢,都有一个做人的问题。
说到做人,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上小学时,毛主席的谆谆教导:“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岁月流逝,往事如烟,不知为什么,毛主席的教导至今牢记心中,难以忘怀。
也许是按照毛主席教导认认真真的做人,也许是牢记于心的毛主席教导时时刻刻在提醒,也许是毛主席教导深深切切地融汇到了血液里,人生每走一步都按照“高尚、纯粹、道德、趣味、有益”的标准来衡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直接关系,与父母、老师、领导的言传身教有直接关系,与朋友、同仁、亲人的潜移默化影响有直接关系。
人们常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总以为这是写在文章里的官话、套话、空话。其实不然,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想所言,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像一面镜子照射出一个人的心境和灵魂。
国庆长假赴伊春采风,结识了许多朋友,茶余饭后人们谈及最多的是飞机失事。一些知情者感慨最多的是人在生死关头的抉择。
2010年8月24日21时40分许,哈尔滨至伊春VD8387客机失事时,有一对遇难的蓝天情侣将生的希望留给乘客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卢璐是乘务长,周宾浩是安全员,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飞机坠毁后断成两截,周在后舱,一直大声喊打开紧急出口……卢站在裂缝处,大声喊着乘客撤离……在还有40多名乘客未逃出机舱裂缝时,飞机爆炸了。
这一天,正是卢璐与周宾浩结婚后的198天;这一天,也是卢璐的30周岁生日。突然降临的灾难,夺去了卢、周在内的40多人的生命,还有卢璐已经怀孕3个月的小生命。
当时,他俩一个在裂缝上方,一个身手敏捷,要逃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在生与死的抉择时刻,他们毅然恪守职责,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
比起这对夫妇的高尚人生,也传说着一些灰色的人生。有一个“勇敢”的先生幸运的跑到了裂缝处,手里却不舍一个较大的旅行箱,阻碍了后面人的逃生。情急之下有人把他推到了一边,结果命丧于爆炸声中。清理现场时,果然有一个烧毁的旅行箱中装了很多已残缺不全的钱。
“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还真有舍命不舍财的人。”
“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有的人死了则轻如鸿毛。
听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让人感慨万千、夜不能寐。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人为了信仰,为了事业,为了别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名字永久的刻在了丰碑上,记在了人们心里,挂在人们嘴边儿。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伟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成为人们称赞、永远怀念的人。
相反,也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为了私利,为了权贵付出自由,甚至生命。但是,他们的所言所行有悖于共产党的宗旨,有悖于党组织的重托,有悖于人民的期待。他们的名字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的警钟和反面教材。
一个人要平平安安地走完一生,当有法律、道德底线不可跨越;当有敬畏之心、责任之心不能忘记。有了这两道“护身符”,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