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话的那些趣事
来无锡十多年了,我已基本适应了无锡的环境,也逐渐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如今操着百分之九十以上无锡口音的我,在初来乍到的外省市人面前,足以假冒本地人了。可是,我却很喜欢回想当初来无锡时,在生活中
来无锡十多年了,我已基本适应了无锡的环境,也逐渐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如今操着百分之九十以上无锡口音的我,在初来乍到的外省市人面前,足以假冒本地人了。可是,我却很喜欢回想当初来无锡时,在生活中接触无锡话时发生的趣事。一天,我去小摊吃早点。我对摊主说:“来碗豆浆”。摊主以为我是无锡人,就用无锡话问:“来几壶(碗)”。我一听愣了下,心想,怎么无锡人豆浆用壶装的?就答:“来一壶吧”。结果摊主只给我端来一碗,觉得纳闷,但由于急着上班,也没再细想。回到单位和同事一说此事,同事都笑弯腰了,解释后才知是个误会。
我是教师,星期一上班,在校门口遇到家长送孩子。家长问:“脚馒头阿痛?”我以为“嚼馒头阿痛”,就关切的问孩子:“怎么牙痛了,馒头也咬不动,不会是馋嘴糖吃多了吧?”他俩听后,都笑了。家长告诉我,星期天孩子在家骑自行车摔了跤,膝盖有点摔疼了。呵呵,当众在学生面前出丑,让我好难堪。无锡人也真是的,“膝盖”竟然说成“脚馒头”,我一外地人怎能知晓?
有天下班,同事小张无锡话说惯了,对我一时改不了口,说:“阿起淴浴(去洗澡吗)?”我以为他喊我“喝药”,顿觉很不舒服,心想,你自己感冒要吃药,想拉我和你一起吃药,亏你想得出。就冷冷的回答:“不了,我有事。”明早进单位才知,他是请客洗澡,还请了另外三个同事。听完好后悔,昨晚那么冷,怎么不去免费享受一番呢,都怪小张说无锡话搅了我的好事。
像这种别人好心,而我却毫不领情的事还有很多。有次和同事小伟打电话,挂前他说:“咽气就到我家来。”听后我胸中的无名之火怒烧。在我家乡,“咽气”指的是人没气死了,他这话不是诅咒我吗,我随即掐了电话。事后向其他同事埋怨小伟的不是时,方知他的一片心意。原来他是担心我孤单寂寞,想陪我聊聊天解解闷。就主动向他道歉,还请了顿饭昭示兄弟间无上友谊。
其实,我所经历的事都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同事小林经历的才是他一生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经介绍他结识了当护士的本地姑娘小丽,淡雅秀气的姑娘把小林的魂都勾走了。当时手机还不普及,但小丽家已经装电话了。有个星期天,他逛街看到有部进口好电影,就买了两张票想约小丽看。那时,他们关系还在朦胧之中,小林很想以此来催化一下。他翻出索要来的小丽家电话,激动的拨完号,颤抖着拿起了听筒。“杀人啊!”小林一听,吓得话筒都扔掉了。他一屁股坐在电话亭附近的草地上,郁闷在升腾,热情在冷却。外地人的自卑,让他不敢面对这样“野蛮无礼”的未来岳母。因为他的犹豫,随后,他的爱情也被这个电话惨遭杀戮。事后才知,电话里那句话是小丽妈妈在问:“你是谁?”但为时已晚,小丽已被他人拥入怀中。绵绵不绝的痛,滔滔不尽的恨!小林肠子都悔青了,但红颜已失。不怨小丽薄情,只怪自己无知。
无锡话,吴方言中的一种,是锡剧的语言,艺术的代言。有人说他生冷,那是他的外表,只因你没有触及他柔软的内在。“无锡话,呵呵,其实蛮有意思格。”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