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求生存 诚信振雄风

逆境求生存 诚信振雄风

赍敕杂文2025-10-17 17:49:38
面对改革开放实行体制、职能大转变的风景林场员工,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心态上都难以接受的现实终于在2000年降临了:建场以来一直过着工资靠财政、吃饭不发愁的生活;旱涝保收,养尊处优的铁饭碗一夜一间被除数自
面对改革开放实行体制、职能大转变的风景林场员工,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心态上都难以接受的现实终于在2000年降临了:建场以来一直过着工资靠财政、吃饭不发愁的生活;旱涝保收,养尊处优的铁饭碗一夜一间被除数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所代替。财政不拨款,收入无来源,仅靠城区造林一项微薄收入,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原管理者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做法来弥补财源的亏空,严重的虚报之风遭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的批评,各新闻媒体以《市委书记王侠、市长张社年严厉批评浪费虚报之风》为题在延安日报头版刊登,使风景林场再度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形成政府官员不信任,相关部门不愿合作的尴尬局面;政治声誉、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被人们公认为烂摊子单位。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使单位起死回生;延安旅游集团公司董事会委派我临危上任,从而开始综合治理的艰难历程。
一、寻找问题根源,确立工作思路,有的放矢,开展行业整顿,不断强化员工素质教育,实行严格管理,人人树形像等活动。率领员工冲出困境,扑向市场,实现机制、职能相配套的顺利过渡。
昔日的单位,内设仅有财务和办公两室,内部管理者职责不清,工作推诿现象屡见不鲜。野外,单位管辖区域8006公顷的面积,肩负森林资源营造、管护两在职能,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层,形成工作不力和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风景林场雪上加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我们没有盲目去烧“三把火”,而是扎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集员工,邀请退休老同志,聘请相关部门领导,进行广泛征集建议,虚心倾听呼声,寻求发展良策。党政班子以诚信团结员工,凝聚合力,调动全员积极性,对立起以场子为家,同场子荣辱与共的意识,使单位上下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下包袱,摆脱阴影,明确提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整顿行业作风的主题,结合工作特点,实行周一、三、五集中学习,二、四自学的办法不断强化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素质,开展文明用语,依法办案,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吸收工作能力强、业务精、乐于奉献的十一名青年干部担任新组建的六科一室中层领导,先后有七名同志分别通过“选苗子、压担子”提拔任用到领导班子后,我们始终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大胆放手,将具体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做到责、权、利简政放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使大家都成为企业的主人翁,有交地提高了大家参政议政的热忱与水平。为单位实现软件打基础、硬件上台价,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奖罚分明,内外实行动态管理,向高层现代化管理迈进,开创风景林场管理的新格局。
为了建立有章可循的管理机制,我们打破常规,实行动态管理,出台了六大制度新举措,全部编印成册,人手一册,使员工对企业管理心中有数。为了体现制度的合理可行性,我们推出:企业网络管理图和护林防火“五层四级”管理制,实行“抓头头,头头抓”,把管护、防火工作带入制度,把员工业绩与工资挂钩,首次推行了:“竞争上岗,以岗定员,以岗定位,以位定责,分别划段包干,落实任务扛死肩,做到“山山有帅,峁峁有将,沟沟有兵”。为了杜绝盲流人口大量侵入林地带来的森林隐患,我们克服无钱管护、无钱防火的重重困难,在延安城三山入口处,分别书写永久巨幅宣传标语58条,制定固定式景观宣传牌5座,印制挂历、年画5千余份,出动宣传车辆10余次,组织系统四个单位60多人,设立5个市民宣传点,散发传单5万余份,上门签订护林公约2。6万份,使护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了遏制乱修乱建、滥砍滥伐的毁林现象,我们还广设“耳目”眼线,采取专业管护和业余管护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起一支群防群治,全民皆兵的管护体系,实行场领导挂帅,主管亲自抓,分管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上下齐抓共管。为了克服经费不足,通讯落后,交通短缺的管护矛盾,我们成立专业扑火队,在禁严期对员工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补助制,对上山扑火者奖励制,从内因上解决了“打与不打一个样”的困扰问题,责任区一律实行动态管理,好则上,差则下,形成一个“凭本事上岗,靠实绩拿钱”的一个完整制度体系。使员工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为全面开创工作新局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打破固定自封格局,走与时俱进的跳跃式发展路子,以诚信独特的运行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打进去,站住脚,求生存,再发展”的目标,创出“区域突破,跨省联国”的奇迹,确保收支平衡,队伍稳定,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压力就是动力。摆脱阴影,重振雄风的信念在每个员工身上散发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浓厚气息,为了争取到项目,全场上下齐动员,争取到一个项目,大家反复制定规划,落实责任,自加压力,以一种高效、求实、创新的崭新姿态,令世人刮目相看。2000年9月,我们站在政治高度,义无反顾地将中日友好林一举完成。虽然我们处理的是遗留问题,赔了钱,但我们却赢回来了面子,挣回了诚信。2002年3月,终于被感动了的兰州军区八一纪念林交由我们全面实施,我们将其定位在: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上;在规划合同内,全面提高树种、扩大面积,无偿提供各种花灌木,把普通的荒山绿化工程变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花园式绿化工程。成活率和保存率基本达到100%,当兰州军区首长视察该工程时,感动地说:“风景林场无私奉献的精神了不起,陪同视察的各级领导满意的同时感到十分惊讶:荒山造林,如此高的标准和成活率十分罕见。2001年秋季造林中,我们采用挖大坑,挖深坑的办法和首创了双株栽植法、掩埋法进行造林,既解决了防冻危害,又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与此同时,我们还大胆尝试,干前人未敢干的是:反季节造林方式,即从3月至11月每月进行小面积造林,分别获得成功,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北方干旱地区延长造林周期,加快绿化步伐,提供了精确的科学依据,受到诸多媒体关注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2002年,延安市政府为了解决裸崖陡坡的治理,诸多林业专家苦无良策。为此,我们根据地方气候,首先确立适地适树的种子,在宝塔山东侧采取裸崖陡坡治理四法(即斜洞法、直洞法、混合播种法、打桩法),将抗旱性能好,适应裸崖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