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凌晏如到凌蒙初
凌时中━━━凌懋翁━━━凌均德━━━凌贤━━━凌晏如━━━凌敷━━━凌震 ┏━正室周氏━━━凌敬 ┃┏━凌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凌晏如┫┣━凌肇 ┃┣━凌敦 ┗━继室唐氏━┻━凌敷(宣德九年入
凌时中━━━凌懋翁━━━凌均德━━━凌贤━━━凌晏如━━━凌敷━━━凌震┏━正室周氏━━━凌敬
┃┏━凌启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凌晏如┫┣━凌肇
┃┣━凌敦
┗━继室唐氏━┻━凌敷(宣德九年入赘乌程闵氏,始迁晟舍)
凌晏如(1381—1434),浙江练溪人,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明宣德九年(1434),凌晏如卒于官,年53岁。正室周氏有一子,名凌敬;周氏早卒,继室唐氏有四子,名凌启、凌肇、凌敦、凌敷。
凌敷,字达夫,号怡云,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晏如五子。
幼极贫,闵庄懿公相识凌敷于京师,甚器之,归而白于梅隐伯赘为婿,娶本里闵氏寿官梅隐公复女,始迁晟舍,为凌氏迁晟始祖。
┏━凌
┏━凌┣━凌
┣━凌┣━凌
晟舍镇凌敷━┻━凌震━━━凌约言━┳━凌迪知━╋━凌蒙初(徐州府判)
黔阳训导 全椒知县┃常州同知 ┗━凌瀛初
┗━凌稚隆
凌蒙初曾祖凌震(1471—1535),字时东,别号练溪。生而颕异,有俊才,博综羣籍,晓析百家,颇有文名。长游郡庠,同游之土,莫之或先。又能乐志甘贫,事父母先意周旋,甘旨之具,不烦二兄,此尤卓冠乡闾。居常,坦坦不偶,町畦鄙琐之士,或与先生接,自能消其邪心。善古文,尤长于诗。文,涵畜缜密;诗,清婉悲壮。一时名士,未识面辄已诵其篇什。初以钩索,富闻称雄。比中岁,幡然守约务实,一其归趣。尝曰:“道学不在多言,只人伦日用之间,尽吾心焉耳”。又曰:“君子、小人,在实与不实之间而已”。先生每试必冠,多士及科场,辄不利。明正德十年(1515)乙亥,以廪次贡于南宫选授黔阳县学训导。正德十六年(1521)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的文征明有七律《送凌震训导黔阳》:“短棹沅湘路不迷,黔阳更在武陵西。生事业经千里,晚岁文章到五溪。荏苒雪泥鸿雁迹,阴深云木鹧鸪啼。莫言游宦伤行役,剩有江山入品题。”铁桥黄公、少华许公,重先生之学,到官月余,即命提督宝山书院,选拔名彦,俾授学焉。先生入院,严立科条,陈说伦理之懿,启迪性命之微。劝能惩惰,取《中庸》、《大学》诸书,日与之讲劘文章规格,亲笔点窜。一时士类改观。俾科第得人,若进士危君岳辈,寔荷先生造就之力。明嘉靖三年(1524)甲申,自黔阳归,扫迹城府,杜门自养,图书左右,亹亹不倦。兴到则独步林壑,寻芳讨胜,风度悠然。清修之范,近世罕闻。太守石梁万公,治郡方严绝俗,尤精鉴别。至乡饮宾大以为非。先生不可恐不可致,乃特遣教授陈祥麟,躬造敦请。一时盛典,观者啧啧。
明成化七年(1471)辛卯三月初七日生,明正德十年(1515)乙亥,以贡生为黔阳县学训导,提督宝山书院。明嘉靖三年(1524)甲申,自黔阳归。明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遽染脾胃之疾。明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春二月二十七日,卒于乡。享年六十五岁。有《练溪集》若干卷。刘麟撰有《明故湖广黔阳县儒学训导练溪凌公震墓志铭》。
凌蒙初祖父凌约言,以史学著称,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授南直隶全椒知县,历任沔阳知州、庐州府同知、南京刑部员外郎等职。约言为官理事干练,不受贿贪赃,正直不阿,豪猾震慑,“所在咸有政绩”。约言“知全椒县邑,称大治。会河南寇师尚反,将突县境,约言选兵甲为三覆以待之,贼遁去”,“擢知沔阳,筑下流之堤以捍荆湖汉沔渚水,水暴不能损稼,人相率呼为凌公堤”。着《凤笙阁简抄》、《椒沔稿》、《病稿偶录》,见者无不推服。
凌蒙初父亲凌迪知,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工部郎中,奉命督造斋谯之“十坛”,以致得罪内宦,遭谗贬常州府同知。在常州任上“除黠盗,署开州,行条鞭法,无往不宜,行于海内皆称善”。罢归故里后,著书立说,有《万姓统谱》、《名公翰藻》、《氏族博考》、《大学衍义补英华》、《史记评林》、《名世类苑》、《文林绮绣》等传世。
凌蒙初叔父凌稚隆,亦可谓笃志好学,满腹经纶,著作宏富。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刊刻的影响颇大的《佩文韵府》其实就是在稚隆的160余卷的大型辞书《五车韵瑞》基础上增补而成的。《佩文韵府》乃《四库全书》中篇幅字数最大的一部著作,稚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实在功不可没。书香门弟,家学渊源,为凌蒙初早年的读书应举,提供了良好条件,也决定了他早年的抱负。官宦世家,忠臣后裔,则影响了凌蒙初思想中正统的一面,忠君报国、致君尧舜是其主要内容。
凌蒙初有凌湛初、凌润初、凌涵初三位兄长,凌湛初、凌润初在凌蒙初出世前已去世,但也有多种著作留世。
故明湖广黔阳县学训导凌公震墓志
刘麟
嘉靖乙未春二月二十有七日,我友练溪凌先生卒。先是,闻先生疾,造其庐而问焉。视其腹膨,脝如抱瓮,然而聪明无改,生理则巳去矣。反与语“惟念生平道义,以舟车不足,不得数相过从为恨”。因告曰“数日前,曾赋诗,语诸子?”予一诵末二句,云“吾乡本是无何有,此去谁知西与东。”相顾一笑,命子饭予,宛然壮游风度。
嗟乎!麟始至吴兴,得先生一再聚,即开心引喻,由是麟藉以闻过,今末路尔尔,先生之益为多。严溪亭、陈练塘、孙太白、施菁阳、邵康山辈,皆自先生而结知,求如先生之规益,则未也。
先生端直高雅,不?时好,所存所发,务趋于道。然韬晦独深,时人亦不尽知。垂老,作训黔阳。黔去吴兴八千里,先生素多疾,无何。致其仕而归今,天不愸遗,全而归之,可谓与道偕行者也。独念夫名门华冑,以京兆公、中丞公进退治朝。先生承之,文学行谊,不忝前修,而所遇,仅此可哀也巳。
初,先君之丧,卜葬,得名山,在苕城之阳。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怜悯
下一篇:娱乐至死的节目只会培养精神侏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