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理性的漫长回归
说起来惭愧,我素来是不大看时政要闻的,太多的时候我对国内外形式近乎于闭目塞听。是这次大地震让我对新闻的关注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新闻里没有看到的,在网上继续补充阅读,陪着那些悲伤的画面流泪,为着地震中
说起来惭愧,我素来是不大看时政要闻的,太多的时候我对国内外形式近乎于闭目塞听。是这次大地震让我对新闻的关注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新闻里没有看到的,在网上继续补充阅读,陪着那些悲伤的画面流泪,为着地震中涌现出的感人场面而感动。震区的每一点动向,大部分都关注到了。这一个月的时间,在网络上看时评有这样的感觉: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团结性是空前的,关注灾区,都想尽力帮助,“不能靠近你,也要温暖你”应该是在网上彰现得淋漓尽致。对“抗震救灾”新闻时评极高的点击率,显现着国人对灾区的关注,对灾区的捐助和灾区的救援工作的建议那么踊跃,也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但是,最近这些日子,我却慢慢感觉到这种热情有点不是滋味了,这种凝聚似乎也正在朝向一个比较焦躁暴戾的方向,让人观之既震惊又有点担忧。地震后最初的氛围是悲壮而激越的。华夏儿女们都关注着救援情况,一边主动地捐钱献血,让曾经叹息事态炎凉的不少人都心生感动,积极地为救援工作出谋划策,群发一些有利于救灾的信息,讴歌着震区英雄事件,人人的心都为灾情所牵挂着,为灾民祈祷着,委实汇成了爱的海洋。救灾的同时,也默契地关注着善款的流向和物资的配发,因此出现了“帐篷门”的追问和对抗灾不力、用恶劣行为影响救灾的少数人的揭露(列举为地震中最不齿的行为)以及对“四川省卫生厅职员打志愿者”事件的追问和反诘,甚至运用“网络通缉”和“人肉引擎”去搜寻在地震中行径恶劣之徒。到这些时候,让人在伤痛之余也感到安慰,因为感觉到我们公民真正能以这样一种形式扬善惩恶,真正做到在公开前提下的民主,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决心。
网络上喜欢将一些事件归结为“**门”,是比较典型的一种网络文词。我最初知道这一词眼是在今年年初的“艳照门”,在这一月之中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名词,如“捐款门”、“报应门”、“博客门”、“照片门”、“逃跑门”,的确是言简意赅,简洁明要,在腾讯公司的“今日话题”中“愤怒的快感”中也有铺述,在这里,让我罗嗦一下,来回顾一番:
应该说震后最早时期的“捐款门”招致的舆论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如此大的灾难面前,在目睹如此惨烈的灾情之后,能无动于衷一毛不拔的中国人,我都认为是缺乏良知和善义的。那样的惨痛面前,我们不能亲手去帮助灾民,捐钱来出自己的力怎么不应该呢?捐助,当量力而行。如果说那身体残疾的乞丐都可以捐出自己几天的饭钱,用自己的饥饿去换取送予帮助,那么作为其他人,在不影响自己的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地捐助应是道义的责任所在。所以,当王石公然爆出那番关于他及其自己规定企业成员所为的言论后,遭致网友的炮轰,我觉得大快人心。紧接着,不少演艺界的明星也因为不捐或者微小的捐款数额而被称为“铁公鸡”,我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表现的确让人失望。因为虽然爱心不能完全用钱的数量来衡量,但是在此大灾的名义下,明星理当尽其所能,慷慨解囊,为他们的众多粉丝做出表率,使得灾区的所需能够不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源源不断,确为救灾的实务所在。舆论的“捐款排名”也的确起到一定的作用,王石不是紧接着也表态追加一个亿来投入灾区重建吗?虽然他的这一亿和王老吉的一亿意义及其反映效果截然不同,但是能用舆论声势鼓舞起一些对灾区有实用的捐助,对抗震救灾也是有真实效应的,不是吗?如果就此刹车,我觉得事件比较圆满了。可是,紧接着,却又出现一些地方因为“肯德基”不捐款而公然要在抵制的同时去砸人家的招牌,这就过火了,果然,人家是捐了款只是当时信息还没有反馈民间。但是砸的都砸了,并且砸的当然不能是本部,而是地方一些已经本土化的店铺,恐怕于彼此都有点难言的滋味吧?同时,如果真以如此的凌烈仗势过分“逼捐”,也会丧失捐款的自愿前提,到以后社会再次需要捐款的时候,那些超级明星们都统一口径、统一行动为一个相同捐款数目(甚至是很少的数目),那时,大家情何以为堪?讨伐的枪口能指向谁呢?
这后面就是莎郎斯通在媒体前的语言引起华人的众怒,声讨和封杀的声音不绝于耳,愤怒达到了顶点。的确,在公众场所说出这样不近人理的诸如报应的话语不人道,同在一个星球,就算素不相识,也不该在惨重的灾情面前公然爆出这样的风凉话。所以,国人愤怒了,一致将矛头对准,不约而同。我最初的感觉也是如此,同为地球人,怎么可以尖酸刻薄到这样无耻的地步?直到韩寒的出现,他的博文《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媒体说……》里面详细叙述了莎郎斯通的那番话语其实是在为她自己开始错误的心理做剖析的过程。当网民将投掷的臭鸡蛋都转送给韩寒的时候,我回过头来重新看了莎郎斯通接受媒体报道的视频,撇开她对达赖喇嘛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她的确是真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教训:有时你得学会低下头帮助别人,即使是对那些对你不友善的人。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教训”这表现了她总结自己不足的心态,应该说这是积极的、真实的。可是,我们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看见的的确是只引用了她的“这很有趣”、“因果报应”继而展开口诛笔伐,誓与之不共戴天。诚然,她对我们的国情不明底里,不该如此轻易将如此悲惨的灾难简言为自己的一小点教训,但是,就先前国人的理解而言,也的确是过火了。在这齐心协力援助灾区的时刻,我们何必将精力都集中在某一个人的不当言辞之上呢?更可怕的是,韩寒说了点公道话,所有的非议、辱骂就转向了他——一个关注灾区,并曾经在震后48小时就火速赶向灾区充当志愿者并低调捐款的中国人。在这里,我并不想言及他的作家身份,我只想从他火热投入救灾的行为来断言他是个用行为证明爱心的中国人。可是,事情越演越烈,辱骂的语言也越来越不堪入目。韩寒在回应博文《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中虽然也可以感觉他对暴力留言的愤怒,但是总体而言他很克制,他没有用什么粗言秽语,只进一步声明对莎郎斯通,作为稳重的中国人,是不应该用中国国民对本国遭受灾难的态度来强求一个远在海外的女星,因为各国对于外国情况的关注程度肯定不如当事者本身那么强烈,这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这很正常,比如最近,缅甸也遭遇了很大的灾难,但是要我们像本次捐助汶川大地震一般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苦命鸳鸯之范蠡和西施
下一篇:变革观念,向“知性员工”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