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金庸的“盖世武功”

说金庸的“盖世武功”

先庚杂文2025-10-17 17:53:21
说到金庸的武侠小说,诸多搞正经文学或喜欢正经文学的人士都讳莫如深,以为那是个文学“怪胎”。那是什么“文学”啊,绝世武功、武林秘笈、打来打去、拳脚翻飞,似乎在那个世界里很多问题都是用拳头来解决的,胜者为
说到金庸的武侠小说,诸多搞正经文学或喜欢正经文学的人士都讳莫如深,以为那是个文学“怪胎”。那是什么“文学”啊,绝世武功、武林秘笈、打来打去、拳脚翻飞,似乎在那个世界里很多问题都是用拳头来解决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好人有好报、坏人命不长,诸如此类的思想贯穿整个武侠小说的始终。其创作或以一些历史事件的轮廓为背景,或根本就是凭空杜撰的故事情节进行演绎,可以说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思想可言,谈不上思想性、知识性,当然更说不上什么艺术性、哲理性,但看的人却又津津乐道、喜不自胜,这就难怪要遭到诸多方面的围攻了。讥之为“农民工”文学者有之,斥之为“下三烂”文学者有之,呼之为“粗人”艺术者更有之。假如说正经文学是个贵妇人,那么武侠小说就是街边旮旯里站着的暗娼,是纯属见不得人的东西,甚至许多“有识之士”恨恨地要予以“取缔”为快。
金庸先生从七十年代写武侠小说,曲指一算,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矣。我不太喜欢读武侠小说,因为拿来翻翻,觉得“整”得太玄。武侠小说在大陆风行是八十年代的事。记得某一天,我在一个书摊上看见了一本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不经意的随手翻看一下,看着看着,竟然入了迷,很为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折服。后来我把手表当在那儿租借了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武侠小说,觉得它真的写得很吸引人。后来我又陆陆徐徐的翻看过一些武侠小说,但都没有认真的看过,觉得都不象金庸的小说那样引人入胜。我以为,一部好的长篇小说,无论高贵儒雅的正经文学也好,还是瑟缩粗糙的通俗小说也好,都应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己任;看完全篇,起码对其中的人物应有极深刻的印象,或崇拜焉、或喜欢焉、或厌恶焉。总之,不能说看完了将书一扔,再问他:“里面写些啥?”他便张口结舌茫茫然不知所答。小说应有小说的特点,它应是形象的语言文字艺术。若单是要求思想性、现实性、甚或政治性,那么我不如去抱着哲学书籍多“啃”几嘴,因为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思想性之深刻自是不言而喻。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相对来说是成功的。我说相对,是因为它毕竟不是历史小说,虽说都是写古时候的人,但它肯定不象历史小说那样,在情节安排上做到缜密无误、真实可信。它是虚构的,也可以说是杜撰的,它的思想性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无外乎不过杀人偿命、因果报应之类的创作主旨。武侠小说中都有那么一个英雄人物,他(我看基本上是男人)武功高强、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所以说,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给人的感觉怎么样是至关重要的。金庸在这点上做到了,无论是陈家洛,还是郭靖、黄蓉,诸多英雄人物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金庸?我觉得这和其中的英雄人物很有关系。有人说好的小说有同化作用,即是说你读到书中所崇拜景仰的人物时,你便不知不觉的幻化成他了。这就是为什么男士喜欢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女士喜欢言情小说的娘娘母母,就是这个道理了。我们捧读之时,便把自己亦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活跃其间了,我们都成了大内高手,成了身怀绝技的“洪七公”了。
有人说武侠小说是“农民工的文学”。这话的意思是武侠小说是底层人的艺术,有学识的人是不屑于看这类低级趣味的。我对这句话颇有些疑惑。前几年有两位先生苦口婆心的试图说服我,嘱我一定要买一套金庸的武侠小说予以收藏。我说我对该小说还没有爱到要“藏之于怀”的地步。这二位先生都是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真没想到还喜欢“农民工的文学”,不仅喜欢,竟还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居然要如同金屋藏娇般的予以深藏之。
所以,对于“金庸”,要喜欢它才会承认它;承认它才会了解它;了解它才会真正的认识它。对诸位读书人来讲,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类“拳头文学”、“粗人的艺术”,以为“盖世武功”,那是大老粗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我觉得没有必要画地为牢。力量和肌肉也不是大老粗们的专利,不可能欣赏拳击比赛和健美表演的就都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者。那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当年海明威还和著名拳王博击过呢,我辈又算什么?文学也是这样,武侠小说只是浩如烟海的文学类别的一种,只不过它更通俗化一些罢了。正如流行歌曲之于美声唱法,健美表演之于艺术体操,迪斯科舞之于优雅芭蕾,如此等等。没有必要指着它吼曰:“这根本就不是文学!”美国有西德尼·谢尔顿的畅销小说,日本有森村诚一的推理小说,我们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或曰:“不应过分拔高金庸热!”这话我举双手赞成。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名词,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诞生后开始形成的。有人说文学不应有这样的区别,我以为不然。武侠小说毕竟是娱乐小说,娱乐才是其宗旨。过分抬高其价值,或者使金庸先生僭越鲁迅先生之上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果真如此,那到真成了中国文学的悲哀了。不久前,有一梁姓朋友,他对金大侠推崇倍至,问我曰:“赵云是赵子龙的什么人?”我哂笑,答曰:“兄弟!”又问曰:“那么刘玄德就是刘备的兄弟了?”再答曰:“是这样!”他:“哦(顿悟)!难怪书里一会儿刘备,一会儿刘玄德,原来是两兄弟!”这是真事,绝无虚言!我们读武侠小说如果都读成这样,那可真使人欲哭无泪了!
无论怎么说,武侠小说只是文学的另类(如今好象很时新这个词)。我以为,我们既要善待它,又要有所甄别!

2008年2月22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