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祭
在快餐文化席卷神州大地之时,民族文化却在悄然隐退;没有了四大名著的一针见血,替代的是少年写手的随性而作;淡化了中秋端午的源远流长,吸收的是圣诞情人的浪漫迷人;舍弃了孔孟信守的仁义,迎上的是适者生存的黄
在快餐文化席卷神州大地之时,民族文化却在悄然隐退;没有了四大名著的一针见血,替代的是少年写手的随性而作;淡化了中秋端午的源远流长,吸收的是圣诞情人的浪漫迷人;舍弃了孔孟信守的仁义,迎上的是适者生存的黄金法则。民族文化仿佛此时遇到了瓶颈——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端坐几案细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者被奉为异类;一目十行看看港台言情、赏赏日韩动漫成了“必然的”流行趋势。惊呼吾中华文化之广博,哀呼吾中华文化之后继无人!面对文化的渐渐沦丧,哀叹的同时,却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民族文化都消失殆尽了,那号称拥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又会有何尊严?这难道仅用“全球化”三个字就可以一叶障目了吗?当民族文化像流沙般从我们指缝流走,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像我们的下一代描述他们祖先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化?难道我们真的面对孩子们的询问,支支吾吾的报上那些少年写手的“大作”算是我们悠久文化的典藏吗?这又该是多么大的悲哀?
然而中华文化所面临的风雨飘摇的现状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上溯至百年前的康梁“戊戌变法”,梁启超一篇《少年中国说》痛击时弊,虽说在当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但不可忽视的却是通篇只述少年人该如何学习西方的先进,却对传承和发扬自身的文化避而不谈。这或许只是一种局限,但就是这种局限为我们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轻吾中华之文化,重其西方之文化”埋下了隐患。
时值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只看到了中国科技的落后,却因为以偏概全而忽略了中华文化的千年积淀,一棒子打死一船人:谈四书,论五经成了那个时代最招人话柄的落后表示。或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思想应该淘汰,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难道不是千古不变的真知灼见吗?于是五四运动在落后的思想上放了一把火,却因为城门失火殃及了鱼池,悠远的古典文化也莫名其妙的蒙受了不白之冤。
送走了风风火火的“五四运动”,迎来的却是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原先我们的古典文化只是受到了质疑,这一次可算是实实在在的浩劫。虽然这场浩劫中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遭受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命运,但我们的文化却因屡受打击而日渐孱弱。臭老九们遍地开花,珍贵的经典遭遇“三光”政策:抢光、撕光、烧光——我们的民族文化瑰宝却只能听之任之。
然而谁也想不到,改革开放,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一矛盾被更加激化,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徘徊不定。对大多数人而言,民族的就是陈旧的,流行的只是外来的文化。在我们如饥似渴的收纳外来文化时,那些西方人则惊叹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迷茫与我们对他的视而不见;在我们疯狂的沉迷于日韩文化时,殊不知,他们的文化脱胎于我们的文化,彼此更是一脉相承——这是多么的悲哀?
中华文化拥有千年的历史,是全人类的财富,孔孟孙子的精髓更是被西方人趋之若鹜,只有那些鼠目寸光者才看不到,世界大同只是取长补短,而不是推翻重来。如果有一天北京的故宫长城消失不见,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那么,北京也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东方古都了;如果有一天西安的秦始皇墓遗址被推翻,建起了双子大楼,那么西安不过是这个地球上多如牛毛的都市中的一个。真理是:中国的科技有一天会赶上西方,但西方的文化却永远无法望其项背,因为那份悠远是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的,试问,又有多少西方人能在前年前就看淡世事,领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份宁静致远?这就是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所受到的冲击,不可否认,更多的是来自内部的,现今太多的快餐文化正在中国崛起,少年写手,美女作家争相面世。不可否认,他们的确胸中墨水不少,但比起那鲁迅、巴金,距离就远了吧。当我们沉醉于这些言情、玄幻的文字中时,那些真正的,中华文化的脊梁骨却静静的躺在书架上等待知音的挖掘。或许,中华文化在有些人的心中早已被太多的快餐文化给驱赶地连一隅都占不了了吧。但是,当有人问道什么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难道我们真的要脸不红心不跳地报出那些流行作品?或是从那些域外网站搜出些在我们脑海中早已发霉的书名?
哀,莫大于心死。在我们的文化还有挽救的余地时,我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一个号称“中国通”的外国友人对我们说:“你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还不如我们这些外国人!”这个时候,中华文化尊严何在?颜面何存?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发扬光大吗?
金樽清酒祭文化,哀吾生之须臾,忧文化之明朝!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国足球为什么不男人
下一篇:伤害自己为什么是最亲近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