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才是硬道理

有效才是硬道理

典则俊雅杂文2025-04-09 12:40:41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新课程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新课程有效实施。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有效教学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二、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式的教学关系。因此,有效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形成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对话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教师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亲切的教态,将自身之情融于与学生合作交流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信息。即使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和错误时也应引导、点拔和期待,使学生从中得到鼓舞的力量。
三、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如果我们把取得成效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有效教学时间",把教师和学生投入课堂中的时间总量称为“实际教学时间”,便得到课堂效率的量化公式: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魇导式萄奔渥100%
显然,若有效教学时间等于实际教学时间,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可达最高值100%,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理想值",因为实际教学时间总要大于有效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完成教学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甚至发生副作用的时间消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有效教学时间的综合运用,尽量减少、进而排除无效和负效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并配合教师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具有实际驾驭和操作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寻找有效的策略和选择。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已超越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努力学习教育理论,重视知识的充实、提高以及知识结构优化,不断形成新的教学基本技能,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课程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的能力,及时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实现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