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闲话乱翻书:和旅人一起读野史(后记)

杯茶闲话乱翻书:和旅人一起读野史(后记)

牵裳杂文2025-04-25 03:26:15
我曾有个妄想,将闲话野史系列一篇篇的写下去,但这些天来,切身体会到了写连载之累,加上自己一是读书不多,二是杂事烦身,三是心情抑郁,于是写完第四十篇后,决定就此搁笔。回头看来,这四十篇所谓的野史闲话,并
我曾有个妄想,将闲话野史系列一篇篇的写下去,但这些天来,切身体会到了写连载之累,加上自己一是读书不多,二是杂事烦身,三是心情抑郁,于是写完第四十篇后,决定就此搁笔。回头看来,这四十篇所谓的野史闲话,并没有一个什么固定的主题,甚至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胡诌瞎扯,让各位见笑了。而且,如此的草草开场,又匆匆收场,再翻一遍,自己都会很鄙视自己。
其实,我也经常劝慰自己,而立之年,已过了愤青的年龄,别去想太多、管太多。然而,有时候,有些话,似乎总觉得是不吐不快,于是经常自添了不少烦恼。
对一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而提炼思想并传播思想,更是一个时代的文人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社会的每一次大变革,必须是思想先行。欧洲的工业革命,是因为先有了文艺复兴;中国这三十年来能飞速发展,前提是有思想大解放。我们的时代还能走多远,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头脑的这种思想风暴,能否始终领衔着我们的前行步伐。
所以,思想也常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唐代的大太监仇士良,安全退休时,众多小太监向他取经,求教如何控制皇帝、掌握大权?仇士良就说,那你们就要想方设法带着皇帝玩,不要让他接触文人,因为文人有思想,皇帝一旦见多了有思想的文人大臣,你们再想去控制皇上就很难了。
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也记载,刘伯温第一次见朱元璋时,朱元璋问:“你会做诗吗?”刘伯温说:“这是读书人最起码的本领,怎么不会呢?”当时朱元璋正在吃饭,便指着自己用的斑竹筷子就刘伯温赋诗。刘伯温应声吟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听后皱着眉头说:“秀才气味。”刘伯温接着转口吟道:“汉家三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因张良曾在刘邦吃饭时借筷子比划,出谋划策,为汉朝三百年的天下打下了根基,刘伯温便用了此典。朱元璋一听,大为高兴,于是和刘伯温相见恨晚。
因此,于政治而言,于领导而言,文人、思想,都是需要为其政治服务的。如果你是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纯粹文人,或者你的思想不能为其政治呐喊助威,那你轻者如纪晓岚那样,仅能和优伶、妓女一起并列成为领导私生活的点缀而已,“以娼优蓄之”,重则走到了领导的对立面、甚至走到了政权的对立面。
我不是文人,充其量只能算半个文学爱好者,所以我经常顶多是在对月当歌、自弹自唱而已。只是,读历史,品人生,偶尔也会心潮反复、五味杂陈。其实,回归正途来说,好好生活、努力工作,才应该是我等的追求与目标,其余的任由它烟消云散、任由它尘埃落定,数十年后,我等终究不过归于一抔黄土。
猛然想起明代慧经禅师的一段偈语,权作结尾吧:
清清静静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
万万千千都失觉,多多少少弗思量。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
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