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十里

最后十里

傮然散文2025-10-17 18:18:13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经常读到的一句话,原以为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诫人们不要半途而废,却从未想过,为什么最后的十里会相当于前面的九十里?百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发之时,必然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甚至觉得百里目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经常读到的一句话,原以为就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诫人们不要半途而废,却从未想过,为什么最后的十里会相当于前面的九十里?
百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发之时,必然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甚至觉得百里目标太近,纵使千里、万里亦不在话下。月色已遁,阳光初升,地平线上一个影子在迅疾前进。身形挺直如松,面部表情坚定,胸中豪气纵横,如《射雕英雄传》中唱的:“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
十里之后,后背已有汗水初滲。脚步放缓,奔跑变成了小步跑。唯表情依然轻松,心中的底气来自脚下源源不竭的动力。路边的风景已无心观赏,只是赶路要紧。
伴着日头高升,脚步更缓。行进的过程已从一种享受变成一种折磨。到五十里的时候,心头已如暴雨的湖面,步履已显蹒跚。但仍有一种信念在支撑自己:我已走过半程,终点就在眼前!
之后的每个十里,放弃的念头总在心中徘徊。六十里时一闪而过,七十里时挥之不去,八十里时渐要成形。日头更毒,汗如水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莫大的体力和心力。忽然开始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到终点呢?九十里不也是一种风景吗!许多人还跑不了九十里呢!”意志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塌方是最致命的塌方。终于停下,不再将下一步迈出。身影从此定格在了九十里的路标上。最后十里成为永远无法跨越的距离。若干年后,看到别人成功地跨过百里,也会带着一丝后悔表达不屑:“不就是百里吗,我也跑了九十里呢。那十里,我只要咬咬牙就过来了!”
是啊,最后十里,需要咬牙。最后十里,它的难度要超过前面的九十里。最后十里的考验,比前面的九十里更严肃、更深刻、更残酷。
每个人初入社会,谁不是初生牛犊、志当拿云,向着自己的梦想发力前进?可途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让我们逐渐放弃梦想,接受现实。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中,我们甚至没有走到九十里。也就是说,还没有等到最后十里最艰苦的抗争,我们就忙不迭地选择了放弃。
有人说,放弃是一种智慧,但放弃更是一种借口、一种逃避。人生如果选择了放弃,那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只有一次的青春和生命,既然选择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为什么要中途退场?选择了放弃,今生将再也没有到达梦想终点的机会。
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意思说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胜利的曙光已然闪现,而我们只需要再过十里的路程,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这最后的十里,就是磨炼心志、锤炼意志、强化定力的征程。走过了这十里,方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心胸。前面的九十里都是量变,人生,就在这最后的十里中,将会发生质变。
最后十里,希望每个人都能坚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