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与古寺
贡江绕狮岭灌婴筑垒越千年鹏举激扬文字八大赋诗旺神都江城如画物华天宝佛光照福田于山耸罗岩廉溪说莲耀百代右相澎湃心潮救贫择吉惠圣地前程似锦人杰地灵宝塔更重光在赣南的著名佛教浏览胜地中,有一个摩崖石刻居赣南
贡江绕狮岭灌婴筑垒越千年鹏举激扬文字八大赋诗旺神都江城如画物华天宝佛光照福田
于山耸罗岩廉溪说莲耀百代右相澎湃心潮
救贫择吉惠圣地前程似锦人杰地灵宝塔更重光
在赣南的著名佛教浏览胜地中,有一个摩崖石刻居赣南诸县之首的好去处,那就是于都的罗田岩古寺。而悠悠古寺之所以出名,又是与其众多的名人摩崖石刻所分不开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也。
罗田岩山川奇秀,景色迷人,岩东摩崖石刻是这座千年古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据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载:罗田岩“右为悬崖,横列数十丈,瀑霏霏从岩洒淅堕,上勒宋以来诗歌游记,不下数十百首……”可见摩崖石刻之壮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始建于南北朝的罗田岩想必就是那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吧。这座远离京城、很是一般的古寺本也平平常常、“锁在深闺人未识”。可在北宋嘉佑八年正月初七,却忽然来了位大名人,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爱莲说》的大作者,当时的虔州(今赣州)通判周敦颐。这位宋代道学的开山始祖长期做州县小吏,但却不卑小职,处世超然自得,因而他一贯尘视名利,雅好山林,有着很高的精神境界。忽一日,这位老夫子在繁忙的公事之余想放飞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便邀了同僚钱、沈二先生以及书法家、于都处士王鸿同游罗田岩,并兴致勃勃地题刻了一首七言绝句《游罗田岩》赠以王鸿。诗曰:“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从而开创了于都罗田岩摩崖之刻之先河。对于周通判的厚爱,王鸿自然是感动不已,他当即赋诗表示深深谢意:“临别溪头承诲嘱,此心当为圣贤求。”的确,周诗所体现出来的与生生不已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襟怀,对时人有着很大的感染力,加上名人行动本身就有一种非凡的广告效应,于是,后人步韵唱和者甚众。“道本人存,地由人胜。”从此,罗田岩便声名鹊起,文官武将、骚人墨客、名家学者们纷至沓来,或揽胜观景,或瞻仰唱和,历千年而不衰。可以说,周敦颐是第一个“炒作”罗田岩的名人。据记载:历代名人为罗田岩而作的诗文就有83件之多,其中记序9篇,诗词74件,真可谓珠玑荟萃。
紧步周濂溪之后尘的大名人便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作为一个从19岁就开始职业军人生涯的封建社会武官,他受其母亲的严格教诲而有着很强烈的忠君报国思想。为了抵御金兵南下,为了早日统一自己的祖国,他出生入死,不问拜将封侯,只为报君仇、血国耻,因而,长期转战在今两湖、浙、赣、苏、皖一带。绍兴二年,岳飞以平定江淮功授武安军承宣使。正是在他授职的第二年便奉旨来于都“征剿”,后来在他班师回朝时特意去罗田岩拜访黄龙禅师而不遇,因而怅然万分地写下了一首七绝《罗田岩访黄龙旧迹留题》以表达自己的遗憾。诗云:“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只遣虎子踪。深锁白云无觅处,半山松竹撼西风。”并挥笔在崖东石壁上题了“天子万年”四个雄浑苍劲的大字。如今,随着罗田岩名气的越来越大,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香客越来越多,尤其是以湘、粤、闽的客家人为最。据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冲着岳飞的“天子万年”来的。除“天子万年”外,还有朱熹的“居然仙境”、王阳明的“观善岩”、王懋德的“白云深处”以及客籍于都人、著名理学家黄宏纲、何廷仁等名人的题刻。
在这之后,又一位大名人光顾了罗田岩,他就是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当时的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景炎二年,文天祥率宋军抗击元兵,在于都鏖战大捷,于戎马倥偬之际登游罗田岩,怀着对“国破山河在”的忧愤之情,他奋然挥笔写下了《集句大书罗田岩石壁》一首:“岂弟君子,民之父母。靖共尔位,正直是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从而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可非常遗憾的是,此后不久他便为国英勇捐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也许,于都的那次大捷便是他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胜仗吧。
文官武将来了,艺术家也不甘落后。在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被人誉为“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的清代著名诗画家八大山人朱耷云游到罗田岩,这位一贯以意境冷寂、风格险怪著称的画僧,在这里为我们十分宝贵地留下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罗岩夜坐》图:“为爱清秋夜,帘垂五漏时。山虚吞小月,云重压高枝。露冷蛩吟急,风惊鹤睡迟。旅魂无着处,惟有少陵诗。”可真不愧是鼎鼎大名的诗画奇才,不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闹中取静、动静结合,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
人以地显,地由人名。的确,历代名人为罗田岩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样,罗田岩又为名人们提供了一方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绝妙舞台。“田岩九曲至今传,始信名山别有天。邀得忠良增胜概,竹丛泉畔几流连。”朋友,当你站在罗田岩那株周敦颐手植的千年古柏面前时,一定会生出许多的感慨吧。是啊,韶光悠悠,“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罗田岩这座历经风雨而不衰的千年古寺却巍然屹立,客家艺术文化依然源远流长。我想,这也许就是精神遗产的独特魅力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