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者是客,请品一杯茶

来者者是客,请品一杯茶

缩脖子散文2025-09-18 23:53:42
很高兴能在这打开的文章里见到你。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请允许我敬上一杯香茶吧!一定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味道吧?稍安勿燥。茶是要慢慢品才有味道滴!其实我对茶也没有太深的了解,更谈不上研究了。只是从小就在家中受
很高兴能在这打开的文章里见到你。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请允许我敬上一杯香茶吧!
一定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味道吧?稍安勿燥。茶是要慢慢品才有味道滴!
其实我对茶也没有太深的了解,更谈不上研究了。只是从小就在家中受着最原始朴素“茶文化”的熏陶,近来又读了些相关的文字,就与大家一起在这品上一品吧。
南方有种说法叫“茶三酒四”。大概也就是说喝酒划拳要四人以上才热闹,而品茶却是两三个人就好了。这两三个人若都是乐于品敬评水之人,就更妙了。今天能与大家在这品上一品也是缘分呢!
对于茶,每个人对其每个不同的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没办法与大家详谈,只想聊聊这“品”字。
古人造字很有意思,瞧这“品”字由三个口组合而成。长时间来不曾理会,当然也就不解其所以然。今天再看,原来是与这茶颇有渊源的吧。
但凡茶人都知道,这品茶过程有观形,察色,闻香,赏姿,尝味五步。平常喝茶也就尝味吧。当然,这也是品茶的最终归结。
而这尝味通常是分三口来尝完杯中的茶汤的。也许这就是“品”的妙处吧。
三口尝味,第一口通常是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的。无论说品茶的时间地点环境乃至茶叶,茶水,茶具是否一样,举杯这第一口它就是与原先任何东西无关的。若是刚尝这第一杯,这种全新的感受就更明显了。这一口也是让我们的味觉与这新的情形有一个了解和适应的过程。让我们知道这茶大概就是这样的味道了;有了这第一口的接触跟磨合,第二口再入口舌就更顺畅,更自然了,甚至会感觉这一口没有第一口的味道,淡了许多;再第三口把茶汤喝完时,特别是茶杯离口,吸上一口气,那茶的馥郁清香就在口腔内来回萦绕了。就是所谓的“唇齿留香”吧。
我是还没有品到妙处。若是让别人来讲,纵然现在没喝茶,也该有口舌生津的清爽呢!
茶就先品到这吧!可没有说要散席哦!
先再尝个第一口吧!
再来说说“品文”。
一篇好的文章其实也与茶一样,往往需要诸多的机缘才能达到它真正的境界的。
作为文章,文字是它的载体,像是泡茶时的好水,没有好水当然是泡不出好茶来的。当然这好水并不一定要什么“天下第一泉”,只要取得好,沉淀得好,滤得好,烧得好,平常的矿泉水,纯净水乃至自来水都可以是好水,就像这文字,本来所有人面前的文字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为文者让他们如何立正稍息,向哪看齐,站出他们想表达和该表达的样子。有好水要泡好茶还得有好茶叶啊。文章的茶叶却是来自不同人不同经历之后不同境遇里的不同心境。这心境应该说除有违人性原则的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像这红茶,绿茶,黑茶,花茶,他们之间本来是没有绝对可比性的,不同的状态却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差别就在于品评者的心态和口味了。
有了好水,有了好茶叶,就看人会不会品了。
读文章,特别是好文章,也该以三遍为下限呢。
其中的缘由借由品茶,也就不再难了解了。
第一遍当然是通读,了解大概意思。让自己的思维从别的方面暂时只聚在这些文字上,看看他们排的是什么样的队形,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主题。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它到底是鲜香还是苦涩。第二遍再回来时,有了第一遍的了解,对全文主题掌握也就不是难事了。原来就是这个味啊?一切清楚明了了。再回头读一遍,到最后停上那么一两秒钟,是不是会有种“唇齿留香”的感觉呢?哈哈,这回品得值!
再来上一口。
看了许久的书也没有弄清到底是谁把茶跟人生弄一起的。他们也有相似之处?有的!
就说这开博客写东西吧。
刚刚上来相信大家都觉得新鲜,并没有太多其它有想法。就像喝这第一口茶,就是那个不一样的味。日子久了,时间长了,看到的,想到的,接触到的多了,那到底是个什么味就更清楚明了了。但这个时候却往往忘记去做那些比较,仅仅觉得那味道不错而已。只是这第二口可喝得够长的呢。当走到某天的某个时候再静静想想自己的这段或长或短的经历,谁能让他在心里说没就没了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美图晃眼,半年醒目(瞎说的,哈哈)就那么个意思吧。这算是好的了。
若是遇上麻烦事呢?
原来这么苦啊?这是什么鬼茶啊?怎么这个味啊?还说好?!都苦了一回了,还怕苦他第二回吗?确实有些苦,但也就那样啊!还是过得去滴。喝了就把它喝完吧!唉,总算喝完了!你别说,还真有点味道呢!不错!
漫漫人生长路,谁没有个磕磕碰碰的时候?遇到麻烦了,躲是躲不了的。走过去瞧瞧怎么办吧!原来水管这里破了个口子,把他堵上吧!还有?还有接着堵啊!总算可以松口气了!不是很麻烦吗?这不也都没事了!就是累了一阵。嘿嘿!早上腰酸现在怎么不疼了?
哈哈,怎么这就过俩小时了啊?茶都凉完了!换杯热的吧!不要?还喝这第三口?哈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