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三宝

准噶尔三宝

头牌散文2025-04-09 02:55:58
一、戈壁红柳红柳,是戈壁滩上的一道风景。它具有超强的耐饥渴能力。红柳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生存,依靠的就是它抗干旱的特种功能。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红柳,是在克拉玛依魔鬼城。没想到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之中,居
一、戈壁红柳
红柳,是戈壁滩上的一道风景。它具有超强的耐饥渴能力。红柳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生存,依靠的就是它抗干旱的特种功能。
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红柳,是在克拉玛依魔鬼城。没想到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之中,居然生长着那么一大片色彩如霞的红柳。
走进新疆,走进戈壁滩,走进准噶尔盆地,红柳的影子随处可见。但绝大多数红柳的模样、姿态和色彩,都不甚雅观,甚至不堪入目。或者枝条干枯,色彩灰暗,或者东一棵,西一株,一副孤苦伶仃的小可怜像。几乎很难看到能成风景或能成气候的红柳。
我总是在怀疑,红柳的名字,会不会是一位眼里只容得下红色,而对别的色彩都视而不见的家伙起的呢?或者就是一个严重的色盲患者,明明什么色彩都分辨不出来,偏偏还要认死理,将一切有色彩和无色彩的东西统统说成红色。
我在戈壁滩上看到的红柳都是灰色的。唯魔鬼城是个例外。
魔鬼城,无风的白天,像死一般地寂静空旷,仿佛是将一个人或几个人抛进茫茫太空,眼前只能看到几个旋转着的奇形怪状的星球,偶尔陨石从远处飞来,外形大小没有规则,运行速度没有规律。叫天不应,叫地无声,让人惊恐万状。有风的夜晚,像地狱似地嘈杂混乱,仿佛一群杀人越货海盗在不停地抢劫杀戮,恣意胡为,时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时而鬼哭狼嚎,狼奔豕突,令人心惊胆战。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魔鬼城”中看到了红柳,她红艳如花,色彩绚丽;密集成片,郁郁葱葱。谁能想到红柳丛边居然有一块湿地,有水有草,使这原本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里,出现了一片绿洲。
我终于悟出了或者说是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在生存条件相对良好的状况下,红柳是可爱的、靓丽的,甚至是绚丽多姿的。
除魔鬼城之外,我看到的大多数红柳,都处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中。它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似乎戈壁红柳的宿命论就是两个字:活着。
如果说红柳是戈壁滩上的一宝,那么,在红柳的根部,还潜藏着另外一个宝中之宝,那就是神通广大的肉苁蓉。肉苁蓉寄生于红柳根下,吸食根的汁液养料。据说,用肉苁蓉熬成的汤药,能医治百病,尤其对治疗肾虚阳痿具有奇效。试想,寄生于另一物种根下或腹内,不断地吸收着经过加工提炼出来的营养补品,简直就等于置身于一座食品制造公司的仓库之内。
如果将红柳的宿命论进一步阐明,那就是:为别人活着。
二、戈壁胡杨
如果戈壁红柳是准噶尔盆地中的一道风景,那么,戈壁胡杨则是一幅震撼人心的国画。当我一踏进克拉玛依原始胡杨林的那一刻,仅一个“震撼人心”又如何能概括这横不成行,竖不成列,散乱不成规则的胡杨林呢?但它绝对能够称得上是悲壮伟大,永垂不朽。
自古及今,一切企图江山不倒万古长青的皇帝或大独裁者,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那些通过暗示、强制、逼迫王公大臣高呼万岁万万岁的统治者们,似乎想通过这种形式得以自我安慰,从而陶醉在一种虚无飘渺的幻觉之中,但始终没能兑现。然而,生活在空旷落寞茫茫无际戈壁滩上的形单影只的胡杨,却毫不费力地做到了。
一位专职讲解员告诉我们:“活着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下三千年不朽。”这,就是让人瞠目结舌,扼腕叹息,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胡杨树!
一个男子还未听完讲解员的解说,便激动不已地说道:“我要用胡杨树给老爷子打一副寿材!”听说他家老爷子是一位在职高官,而他自己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商人。
讲解员说:“不行啊,胡杨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能力。你看,它形如榆木疙瘩,状如歪瓜裂枣;扭曲不正,中空外裂。如果能做寿材,早就被人砍光了,轮不到你的。”那位想让老爷子“不死”“不倒”“不朽”的商人,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
讲解员把我们带到一棵不知死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的胡杨树下,见那胡杨沧桑挺立,造型奇特。正看像一条东方巨龙;侧看像一头非洲大象;背看则像一匹前蹄腾空仰天嘶鸣的烈马。
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胡杨树更加伟大而悲壮的事物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好在我不是一人独自来到胡杨林,好在还有讲解员幽默而油滑的讲解,否则,我不敢保证我的情绪会不会严重失控,我的思绪会不会了无边际,我的行为会不会出人意料。
我用理智稳住自己,用一句极为简单却未必精确也未必客观的语录概括我当时的感受:红柳为了活着,胡杨为了不朽。
三、宝石滩
去克拉玛依宝石滩的路上,红柳和胡杨带给我的深沉而沉重的心境难以排解。然而一到宝石滩,眼前瞬间一亮,精神的贫困顿时化作物质的富有了。宝石铺天盖地,密如繁星群蚁。眼前的景象绝不是幻境,也不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传说,也不是类似于《大话西游》里任意裁剪拼凑搞笑开心的当代神话。它真的是现实。客观地说,宝石滩所有的石头都是玉石,只是成色不等而已。其中也不乏品质上乘,成色优良的佳品。只是有人能发现,有人不能发现。据说,一个有石缘的人,都有一双洞明的慧眼。这慧眼或者与生俱来,或者上帝恩赐。有人在一天之内就能拥有百万家产,有人在一个钟头或几分钟之内就能换来一辆高档的越野轿车。慧眼使之然也。
导游说,如果你能发现一颗“宝石光”或者一颗玛瑙,那就是长着慧眼的人。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坚信自己独具慧眼。
两个小时过去了,谁也没有发现宝石光,谁也没有发现真正的玛瑙。游客们在地表40度以上的烈日之下,大汗淋漓,乐此不疲。如果不是导游和司机的千呼万唤,游客非得到日落西山也未必罢手。时空概念都已消失了,眼中除了宝石之外,别无他物;脑子里除了捡宝石之外,一片空白。
司机、导游和我,基本算是理智的,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宝石滩上的宝石,是克拉玛依乌尔禾人十年前捡剩下之后,五年前就不再光顾了。尽管如此,大家依然是满载而归,这毕竟是玉石啊,管它是什么成色!
有人高叫道:“我捡到一颗宝石光!”
于是游客们蜂拥而上,像恭贺范进中举那样大加赞美如众星捧月。好在大家没有过分地忽悠,那“范
标签
相关文章